江淮項興初:直面內外部機遇、挑戰與非議
北京車展開幕前夕的4月16日,一年一度的JAC品牌日活動在江淮汽車位于安徽合肥的技術中心舉辦。除了攜旗下乘用車、商用車各類產品齊齊亮相外,江淮汽車還在技術中心廣場設立了多個創意主題展區,展示其在安全、環保、智能網聯等領域一系列創新成果。
??此外,江淮汽車由商務型MPV向家用型MPV的轉型之作——瑞風R3以6.48萬元起的價格在品牌日宣布上市。為印證瑞風R3的高安全性和可靠性,江淮汽車為到訪媒體精心準備了一場“現場直播”,開放展示了NVH試驗、EMC試驗、碰撞試驗等多項產品驗證過程,以彰顯其持續提升制造能力和研發能力的信心與決心。
??雖然當天的主角是瑞風R3,但并無意外地,媒體的關注點,更集中于江淮汽車在發展新時期、新階段的對內調整及對外合作。難得的是,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項興初、公司黨委副書記王東生在與包括《中國汽車報》在內的核心媒體交流時,并未規避問題,而是敞開心扉,直面內外部的機遇、挑戰乃至非議。
???組織架構的調整源于戰略需要
??今年初,江淮汽車大刀闊斧地對全盤組織架構進行了調整,然而,外界普遍將之片面理解為因銷量表現整體欠佳而導致的乘用車板塊“地震”。對此項興初進行了“糾偏”,強調江淮的組織架構調整源自戰略需要,即做強做大商用車、做精做優乘用車、大力發展新能源車,一切調整是圍繞戰略目標,且調整不止是涉及乘用車,也包括商用車、新能源汽車。
??重要措施例如:
??一是將乘用車(轎車和SUV)、商務車(商用和家用MPV)、新能源乘用車三大品類分開運作,成立研產銷一體的商務車公司以及新能源乘用車公司,同時在轎車和SUV板塊延續研產銷分離,并基于技術中心進行全新一代(第四代)乘用車平臺化開發。對此項興初解釋,在當下市場不斷細分的情況下,以江淮原有的體制難以支撐乘用車做精做優的戰略目標。因此,將以往的強項商務車、新能源乘用車強化獨立運作,可以促進技術優勢盡快轉化成市場優勢。而轎車和SUV領域則急需有新的平臺補充,加快產品更新換代步伐。
??二是在原技術中心的基礎上江淮汽車成立了造型研究院、車聯網研究院兩個新的機構。其中,造型研究院整合了合肥本部的工業設計中心及東京、都靈設計中心的資源,并聘任韓國現代駐歐洲的前任負責人擔任總監。
??三是在商用車業務上,將輕型車研究院與重型車研究院直接劃入輕型車營銷及重型車事業部中。“把研發工作與具體業務更緊密結合,就是為了更快地回應市場的需求。”他還提到,此輪調整江淮還把四川商用車基地的研產銷完全獨立化,使之立足西南、西北市場,面向東盟。
??“過去實踐的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前端謀劃一定要充分,且要在消費研究上考慮到位。這是根據戰略、市場及自身情況進行動態變化的,也很正常。在組織機構調整的基礎上,我們進行了大量人員的調整,也采取一些措施激發員工的斗志與信心。”項興初說。
???開創合資合作的新模式
??當前,當外界輿論談及江淮時,無不談江淮大眾項目及與蔚來汽車的合作。這兩項對外合作為江淮贏得了更多關注,卻也招來了一些莫名的質疑。
??“直至今日還有人說江淮與大眾合資,是不是會淪為代工廠。這是一種誤解。而某種意義上,傳統的合資企業才是代工廠。技術、產品、品牌大都是別人的,而江淮大眾絕不是。”王東生說。
??在江淮汽車的歷史上,并非沒有合資的機會。據悉,當年通用曾進駐江淮一個團隊,對江淮進入深入細致地考察,之后通用提出一系列合資條件,比如總經理要用通用的人、放棄自主研發等,對此江淮拒絕了。江淮也曾有機會與韓國現代合資,但也是因為江淮堅持走自主發展道路而談崩。
??而今江淮與大眾的合資,在項興初看來,則是我國汽車合資案例的新模式——中方出產品和工藝技術,德方出標準、出要求,雙方基于對等的話語權,共享合資公司的品牌、共同進行研發、面向全球銷售。這是我國汽車合資的首創。雙方要共同打造一個新的電動化平臺,這意味著一種不同以往的緊密合作。
??“自主意識、抗爭意識伴隨著江淮數十年的發展,這也是江淮的基因所在。且江淮也在不斷地學習,愿意向所有合作伙伴學習,提高自身。”項興初說。
??他透露,在與大眾的合作方面,實際上有兩方面:除了已有的新能源乘用車合資車企外,還有正在探討的多用途車領域的研發、銷售合作(不含制造),具體涉及MPV、皮卡和電動卡車。目前進展積極的是新能源乘用車,雙方資金在今年初即到賬。合作中,基于大眾標準,江淮在產品和工藝方面進行了多項改進,收益很多,從理念、評價方法上都有不同的認識。
??“以往我們更多是從功能、結構的重要性上去評判一款產品,而在與大眾、蔚來合作后,我們發現,從客戶視角去評判也非常重要。”
??談及蔚來時,項興初說:
??“蔚來是互聯網造車企業,我們是傳統車企,兩方思維碰撞非常多。這里面給我們太多啟發。蔚來在用戶維護、品牌經營等很多方面,都值得江淮汽車學習,這些是我們以往的短板。此外,在品質管理、供應鏈管理及生態圈布局方面,與蔚來的合作,也讓江淮受益很多。蔚來汽車與生俱來的一些跨界資源,也為江淮汽車開拓了一些發展思路。”
??針對一些負面傳言,項興初給予了明確否定,“雙方非常努力,全力以赴,不忘初心。我們沒有受到各種外界干擾,且越來越有信心,認為有機會有能力達到高標準交付產品的目標。蔚來與江淮的合作,與蔚來與其他企業的合作,是不同的。”
???為品牌向上打好基礎
??2017年,江淮乘用車板塊中,曾經火爆一時的小型SUV銷量下滑嚴重。對此項興初坦言,小型SUV市場競爭激烈,同業之間主要靠價格戰取勝,這是客觀原因。但與此同時,這進一步折射了江淮急需提升品牌價值,將“品牌向上”落到實處。
??“2017年江淮汽車年報顯示利潤降低,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進行了大量了固定資產和研發投入,為的就是打好品牌向上的基礎。”項興初說。
??據悉,十八大以來,江淮汽車圍繞先進制造業的提升,增加固定資產投資超80億元,僅2017年,江淮汽車投資建設新基地的資金就達35億元。江淮汽車正在緊鑼密鼓地布局兩大世界級超級工廠。
??其中,輕卡超級工廠擁有世界輕卡行業唯一的智能制造平臺,集核心零部件配套、整車生產和港口物流發運功能于一體,設計雙班年產高端輕卡及純電動輕卡20萬輛。配備多條自動化沖壓、焊裝及總裝生產線和世界一流機器人,并具有國內首家輕卡廠區專屬高環跑道試驗場。而被譽為“中國制造2025”安徽樣板工廠的江淮新能源乘用車超級工廠,擁有國內自主品牌首條全鋁車身生產線,配備大量智能化設備,整體自動化率達97.5%,目前該工廠已全面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全世界鋁合金應用率最高的高性能智能電動7座SUV蔚來ES8,也將在這里進行量產。
??在研發方面,江淮汽車也在不斷加大投入力度,深化產業合作。據介紹,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依托十年七代技術研發的成果積累,將陸續推出iEV6E運動版、iEVA50、iEV7S、iEV7、iEVA60等新品,形成A00、A0、A 、B級系列產品矩陣,以差異化產品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求。同時,隨著江淮蔚來、江淮大眾產品的陸續推出及上市,江淮汽車在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領先地位將得到進一步鞏固。
??在智能網聯技術領域,江淮汽車明確提出“445”戰略,即從“智能交互、智能駕駛、智能互聯、智能服務”4個維度,通過駕駛輔助(DA)、部分自動駕駛(PA)、有條件的自動駕駛(CA)、高度自動駕駛(HA)4個階段,逐步為用戶提供更好的交互體驗、更高的安全性、更便捷的互聯化、更智能的車生活,在2025年實現高度自動駕駛。
??2017年,江淮汽車與百度正式牽手,共同研發自動駕駛量產車型。
??目前,已解決了縱向加速度精確控制、橫向人機共駕等系統性問題,并完成了1000 公里以上的實車實際道路測試。演示車輛已具備自主跟車、車道保持、自動變道、自動超車等功能,能夠在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條件下實現自動駕駛,預計將在 2019 年進行量產。2017年12月,江淮汽車旗下安凱客車研發制造的自動駕駛公交車在深圳福田保稅區的開放道路上投入運行,成為全球首款在公共道路運行的自動駕駛公交車。
??“汽車工業正在轉型,江淮汽車也在轉型。在這個關鍵的時間節點,江淮汽車不一味追求規模擴張,而是將提升自身創新實力、為實現戰略目標打好基礎擺在首位。”項興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