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Gen1到Gen3:電動汽車的進步與變遷
當2014年在北京舉行的歷史首場ABB國際汽聯電動方程式錦標賽揭幕之時,電動汽車技術尚處于起步階段。
而如今,經歷了八年在世界各地的FE賽道上展開的比賽、實驗與測試之后,電動車技術已經有了難以估量的進步。FE致力于利用電動賽車技術推動民用電動車技術的發展,旨在改善世界各地城市的空氣質量。
從Gen1到Gen3:更高的動力、速度和動能回收能力
將時鐘撥回2014年,那時的Gen1賽車只有如今看來十分不起眼的200千瓦功率,但這已足夠讓它達到可觀的225公里/小時的極速。賽車同時擁有100千瓦的動能回收能力。這在當時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些賽車與傳統賽車有很大的不同,當它們在世界各大城市的街道上穿行時,吸引了群眾和車迷們的目光。
在那之后,隨著2018年Gen2賽車的到來,FE賽車的技術水平又提高了一個檔次。該車配備了250千瓦的動力單元,最高時速達到280km/h,并能以最高輸出功率進行動能回收。憑借著全新的、更加大膽的賽車外觀,這款強大的賽車迎來了FE的全新時代。
隨著賽事的發展,寶馬、奧迪、梅賽德斯-EQ、保時捷、DS、捷豹、馬恒達、日產和NIO展開了競爭。在全新的街道賽道上,Gen2賽車在四個賽季中帶著四位車手登上了冠軍寶座。
在備受期待的2022/23賽季新車——Gen3賽車到來之際,八年的FE比賽所積累的經驗為我們帶來了一輛功率為350千瓦、極速330km/h、動能回收能力高達600kw的賽車。與Gen1賽車相比,Gen3賽車的功率提高了75%,最高時速提高了95km/h,動力回收能力提高了6倍。
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及保有量與日俱增
當Gen1賽車駛上賽道之時,全球的電動汽車銷量還不到50萬輛;而截至2021年,全球電動車的銷量已經增長了1220%,達到660萬輛。隨著更多的低碳電動車出現在街道上,車隊們也正逐漸將出行使用的交通工具過渡為低排放的交通工具,這反過來也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空氣質量。
隨著保時捷、DS、捷豹、馬恒達、NIO、日產和邁凱輪等制造商簽約加入FE電動方程式,這項全球性賽事將在第九賽季繼續在10多個國家展示先進的電動車技術。
從賽道到公路——FE推動賽車技術向民用車轉化
FE電動方程式并不僅僅滿足于成為一項成功的賽事,而是同時致力于成為“催化劑”,推動電動汽車技術的發展,以供現實世界的廣大消費者使用。自第五賽季起,日產就開始參加FE賽事,并將其在賽道上的學習成果應用于其廣受歡迎的電動汽車——日產聆風(Nissan Leaf)。自2014年以來,聆風的電池容量已經增加了181%——從2014年的22千瓦時到2022年的62千瓦時。
對于日常駕駛來說,聆風的續航里程增加了184%,從2014年的135公里增加到2022年的384公里,這意味著單次充電可使用的里程數更多,使電動汽車成為通勤和長途旅行中傳統汽車的有效替代方案。
另外一邊,自捷豹車隊在2016年加入FE賽事以來,他們一直忙于將其在FE賽車方面的經驗引進民用車部門,通過提高電能效率來改善民用車的體驗。車隊通過預測性的電能優化來實現提高電能效率的目標,而這些都是由米奇·埃文斯和山姆·伯德在比賽中的經驗所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