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退坡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新思路
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已經出臺,相比過去的一年補貼有一定的退坡,但是主機廠不應該只盯著補貼,應該從自身的優勢出發,苦心鉆研,造出消費者認可的電動汽車才是王道。過去電動汽車的設計很多都是參照補貼的技術門檻來設定,現在補貼少了終究要回歸市場的。筆者認為要想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獲取一杯羹,更應該從產品本身出發。
一、新能源汽車的質量問題
新能源汽車目前故障率普遍較高,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軟件策略方面不夠成熟,導致整車運行時候會出一些設計層面的問題。比如說,動力電池SOC跳變,電池溫度異常等故障,電機回饋問題,起步抖動問題,慢充跳槍問題,電機溫度異常問題,電磁鎖問題,電池衰減嚴重問題等等。另一方面就是整車布置問題,主要體現在管路及高壓線束布置干涉問題,高壓線束一般都是通大電流的,線徑較粗較長,如果沒有好的固定點的話,在整車復雜的運行環境中會出現接觸不好的問題,久而久之就會引發絕緣故障,或者高壓環路互鎖故障,嚴重的時候會導致整車斷高壓問題。
二、新能源汽車的設計平臺
新能源汽車的設計可以借鑒智能手機的設計思維,就是模塊化,平臺化,汽車產業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產業鏈,可以很好的細化每個模塊,用精益思維去管理和設計。目前一些主流的車企已經具備這種模塊化設計的思維,具體表現為把車身低壓控制器統一集成化,統一管理控制器,節約資源,有效的利用硬件資源和整車空間,設計合適的集成產品,減少線束的長度,簡化整車布局。再者,就是利用高壓集成,主要分為兩部分,電驅動集成化,將電機、電控、減速箱集成一體構成電驅動集成三合一;另一部分就是將高壓附件進行集成,將PDU、DCDC、OBC進行集成,或者將DCDC、DCAC、OBC進行集成構成附件集成多合一,這種模塊化集成化的設計可以縮短開發周期,也可以減少整車設計成本。
三、整車輕量化的設計
電動騎車的發展離不開整車輕量化,輕量化并不是說犧牲車輛的安全性去滿足整車輕量化的設計,而是利用有限元分析在保證車輛強度不變或者提升的情況下,利用合理的結構設計去減少整備質量,也可以通過疲勞分析、NVH噪聲分析,提高整車舒適性及駕駛平順性。通過零部件CAE設計到整車CAE設計對整車進行全方位的設計分析,優化整車結構。
四、優化售后服務環境
任何新技術的發展及普及都需要一個過程,汽車的變更不是說不能處錯誤,但是一旦流通到市面上的電動汽車,就應該是一個合格的汽車產品,因為它承載著消費者的生命財產,所以主機廠應該重視電動汽車的售后服務,及時妥善解決客戶遇到的困難,才能贏得更多的人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