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億市場規模!中國公共汽車實施全面電動化,1對1充電樁
一位分析師表示,到2025年中國推動公共部門車輛全面電動化后,預計將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創造超過8000億元的市場價值。
上周,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其他七家政府機構宣布了一項試點計劃,旨在增加新能源汽車在城市公交車、出租車、環衛、郵政和物流服務車輛中的使用。
該計劃從今年開始一直持續到2025年,目標包括到2025年將公共部門車輛的新能源汽車使用率從目前的10%左右提高到80%。該計劃還將增加充電設施的數量,努力實現為每個新部署的公共部門新能源汽車建立一個新的充電樁。
香港券商海通國際的分析師姚表示:“目前,中國新能源商用車的總體使用率不到9%,新能源卡車僅占7%。”他認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已進入大規模快速發展的新階段,隨著疫情的緩解和新能源汽車技術的改進,新能源汽車的使用強度和范圍將大大提高。”
該試點計劃意義重大。因為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上個月發布的數據,盡管我國在2022年交付了688萬輛新能源汽車,比上年增長93.4%,但在商用車領域(包括大多數公共部門車輛),新能源汽車的使用和充電基礎設施遠遠落后。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去年新能源汽車占中國汽車總銷量的25.6%,其中電池驅動的電動汽車超過536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為152萬輛。然而在商用車領域,2022年新能源汽車的使用率僅為10.2%。
相關機構呼吁地方政府提交提案并加入試點計劃。該計劃的目標是在未來三年增加202萬輛公共部門新能源汽車。該部門表示,在北京和上海等主要城市,計劃到2025年增加至少10萬輛公共部門新能源汽車。
據中信建投估計,2022年中國只增加了140多萬輛公共部門新能源汽車,不到78萬輛公共部門新能源汽車充電樁。
海通國際的姚分析師表示,試點計劃預計將在未來三年增加204萬輛新能源汽車和同等數量的充電設施,這將使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擴大6120億元至8160億元,新能源汽車充電市場規模擴大711億元。
他還指出了中國目前在充電設備部署上存在的問題。“中國的公共充電基礎設施仍然面臨著部署不充分、不平衡以及質量不高等問題,這意味著它無法滿足新能源汽車增長帶來的需求。改善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對整個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