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應該制造電動汽車嗎?
根據澳大利亞研究所Carmichael中心的最新報告,澳大利亞可以從建立電動汽車制造業中受益匪淺。
報告指出,澳大利亞的可再生能源潛力、礦產資源和高技能勞動力使其成為制造電動汽車的最佳場所。
卡邁克爾中心研究員、主要作者馬克·迪恩博士說:“由于我們剩余的汽車制造供應鏈的韌性,這里仍然存在數量驚人的汽車制造工作——包括組件、特種車輛和工程。”
報告概述了政府啟動該行業所需的一系列舉措和政策,包括鼓勵在岸上加工原始開采材料(特別是電池用鋰)的稅收激勵措施,這是一項長期職業教育戰略,激勵全球制造商在這里成立,用當地汽車快速為政府車隊供電,以及成立電動汽車制造業委員會。
新南威爾士大學電動汽車吸收研究人員蓋爾·布羅德本特(Gail Broadbent)沒有參與撰寫該報告,他說:“我們過去擁有這個行業。”
“它只是四年前才關閉,所以沒有理由讓受過教育、熟練的勞動力不在那里。”
除了現有的熟練勞動力外,報告指出,制造車輛所需的許多工程基礎設施仍然存在,可以重新使用。
Broadbent說:“該報告正確地指出,我們有制造電池的礦物,我們有制造汽車所需的所有材料——所以沒有理由不增加價值。”
在澳大利亞,有些地方現有的制造業已經重塑了自己,與先進技術相連。
報告強調了位于阿德萊德南郊三菱老工廠所在地的噸利創新區,這是政府支持引發此類發展的一個例子。
弗林德斯大學托恩斯利校區創新教授Giselle Rampersad說:“Tonsley創新區將是電動汽車制造的絕佳地點。”他也沒有參與撰寫該報告。
“它包括大公司、中小企業(中小企業)的創新生態系統,并以[弗林德斯]的教育部門以及職業教育和培訓部門為基礎。”
Rampersad說,雖然國防是這些發展的關鍵,但“中小企業在幾個制造業部門運營,其意圖是,電動汽車制造業等其他部門可以感受到溢出效應。”
據Rampersad稱,建立電動汽車制造勞動力需要關注的教育領域包括“工程(機械、機器人、電氣和電子)和計算(IT和網絡安全),因為電動汽車需要智能系統來跟蹤使用情況,以及與自主功能相關的新進展也是如此”。
雖然該行業顯然不會從零開始,但電動汽車制造商仍然需要政府的大量投資才能啟動和運行——還需要更多的工作來保證當地人會購買電動汽車。
Broadbent說,鼓勵當地接受的最佳方式之一是政府保證他們將優先為其車隊購買澳大利亞制造的電動汽車——該報告建議了另一項舉措。這種政策不僅為制造商提供信心,還會產生社會影響。
Broadbent說:“它向該國發出了一個信息,即政府認為他們足夠好購買。”
這也是車輛正常化的一種方式。
Broadbent說:“所有在工作場所使用它們的工人都可以使用它們,而無需麻煩購買它們。”“他們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工作的,他們可以欣賞到好處,這引發了許多對話。”
這就是為什么一些州政府目前正在計劃將其車隊過渡到電動汽車,即使沒有當地制造業。
價格和基礎設施是需要解決的更復雜的問題。需要引入廣泛的充電站、更好的買賣電動汽車的激勵措施以及更好的污染法規,以使電動汽車的使用更加廣泛。
Broadbent說:“人們想要基礎設施,沒有基礎設施,這就不會發生。”
Rampersad說,“電氣化是一種旅程”,并指出電動汽車是向太陽能汽車等更先進的汽車系統過渡的一部分。“電動汽車制造是加強制造能力以塑造光明未來的重要墊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