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就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的必要性,朔爾茨稱他“不是很確信”
2023/10/01 08:00
環球時報
2495
0
【環球網報道】據路透社28日報道,德國總理朔爾茨接受德國《經濟周刊》采訪時就“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的必要性”話題表態,他稱對此“不是很確信”。

朔爾茨,資料圖,圖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報道提到,歐盟委員會本月早些時候宣布啟動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以保護歐盟生產商免受更便宜的中國進口電動汽車的影響。報道稱,對于“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的必要性”,朔爾茨在采訪中稱,“禮貌地說,我不是很確信這一點”。“我們的經濟模式不應該基于或依賴保護主義,而應該基于我們產品的吸引力。”他稱。
報道補充稱,朔爾茨還稱,日本汽車制造商和韓國汽車制造商分別在20世紀80 年代和90年代進入德國市場時,德國也存在類似“擔憂”。“盡管如此,我們當時堅持自己的立場。”
綜合路透社等多家外媒此前報道,9月13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啟動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當天在向歐洲議會發表年度講話時稱,“全球市場現在充斥著更便宜的電動汽車,而巨額國家補貼人為地壓低了它們的價格”。她還稱,歐洲對競爭持開放態度,但不接受不平等的逐底競爭。為保護歐盟生產商免受更便宜的中國進口電動汽車的影響,歐盟委員會將調查是否征收高于歐盟標準10%稅率的懲罰性關稅。調查時間將長達13個月。
對于歐盟委員會上述決定,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14日回應說,中方對此表示高度關切和強烈不滿。中方認為,歐盟擬采取的調查措施是以“公平競爭”為名行保護自身產業之實,是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為,將嚴重擾亂和扭曲包括歐盟在內的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并將對中歐經貿關系產生負面影響。這位新聞發言人還說,中方敦促歐盟從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以及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大局出發,與中方開展對話磋商,為中歐電動汽車產業共同發展創造公平、非歧視、可預期的市場環境,共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共同致力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碳中和的努力。中方將密切關注歐方保護主義傾向和后續行動,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懲罰性關稅是錯誤的選擇。”德國《巴登日報》近日刊發以此為題的評論。文章稱,在電動汽車領域,歐洲車企確實跟不上中國車企的步伐,但是以反傾銷為由對中國電動車征收懲罰性關稅,并非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自歐盟委員會近日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展開反補貼調查以來,歐洲輿論對此表示擔憂,有評論認為歐盟委員會此舉是在“玩火”。嚴重依賴中國市場的德國車企更是表示反對,認為歐盟的保護主義措施很可能“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