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比下跌超37%,純電動汽車開年銷售壓力陡增
2024/02/10 09:28
第一財經
1275
0
今年開年,汽車市場普遍感受到了銷售壓力。
2月8日,乘聯會發布了2024年1月的最新銷量數據。數據顯示,今年1月,汽車市場呈現出同比大增而環比下滑的局面,乘用車市場總體零售量達到203.5萬輛,同比增長57.4%,環比下降13.9%。
乘聯會表示,今年1月同比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春節帶來的節前消費時間差異,而銷量環比下跌則是受到去年12月份部分銷量透支、部分車型價格回升、地方促消費的消費券等活動減少等因素影響。
與整體車市相比,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出了更大的銷售壓力,特別是純電動汽車市場。2024年1月,新能源車市場零售量為66.8萬輛,同比增長101.8%,環比下降29.5%,環比下滑幅度遠高于平均水平。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為37.6萬輛,同比增長76.7%,環比下滑37.2%。
“純電動汽車在1月份的銷量遠沒有達到預期水平,成為了車市增長壓力較大的細分市場。”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純電動市場的低迷和1月出現的低溫天氣也有很大關系,相較而言,增程和插混汽車的表現相對較好。
數據顯示,插混汽車(含增程)1月銷量為29.1萬輛,同比增長147.2%,環比減少16.3%,占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比例為43.5%。與之對比,2023年全年新能源零售銷量結構中,插混汽車占比為33.5%。
業內不少觀點認為未來混動汽車市場仍大有可為。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學用曾向記者表示,純電市場增速會大幅放緩,未來2~3年時間里,中國市場會形成4:3:3占比,其中40%的混動,30%的純電以及30%的燃油。
具體廠商來看,今年1月自主品牌在加速替代合資品牌。1月,自主品牌國內零售份額為55.1%,同比增長5.9個百分點,2023年自主品牌累計份額為52%;而1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額19.2%,同比下降3.8個百分點,日系品牌零售份額16.7%,同比持平,美系品牌市場零售份額達到6.5%,同比下降1.3個百分點。
基于此,今年1月廠商零售銷量排行榜上,前三名全被自主品牌占據,分別為比亞迪、長安、吉利,零售銷量分別為20.7萬輛、18.9萬輛、18.7萬輛,接下來是一汽-大眾、上汽大眾,零售銷量分別為16.2萬輛,11.5萬輛。

乘聯會預計,今年全國乘用車市場價格戰仍將激烈。前幾年的全國乘用車市場價格戰中,一般每年年末的促銷增長水平比上年末高4個點左右。但2023年全國乘用車市場價格戰持續激烈,促銷增長了6個點。此外,此前多數年份8月之后到年末價格趨穩,但去年的價格戰在下半年更為激烈。近期乘用車市場價格戰的根本原因是新技術取代舊技術,在建立市場新秩序過程中,新老廠商替代的競爭激烈,預計這一過程會持續幾年的時間,直到新的格局形成。
另外,2024年是新能源車企站穩腳跟的關鍵年,競爭注定非常激烈。從燃油車的角度來看,新能源成本下探、“油電同價”給燃油車廠商帶來巨大壓力,燃油車產品更新換代相對較慢,產品智能化程度不高,更多依賴于優惠的價格來持續吸引客戶;從新能源汽車的角度來看,隨著碳酸鋰價格下跌,電池成本降低,造車成本有所下降;而且隨著新能源市場高速發展,規模效應逐步形成,新能源產品將擁有更多的利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