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化不是萬能藥:美國汽車制造商喜歡的大型電動汽車資源消耗巨大
參加了一個“未來汽車產(chǎn)業(yè)”的學(xué)習(xí)會,與東京的幾位氫能汽車專家聊未來汽車發(fā)展的趨勢,聊到一個問題:“日本的電動汽車(EV)為啥發(fā)展不起來?”
大家說了一個觀點,并不是因為日本沒有這一項技術(shù),也不完全是車企不愿意制造電動汽車,而是因為國民的意識問題。
日本沒有把電動汽車叫做“新能源汽車”,因為日本電動汽車的研發(fā),最早可以追溯到1929年,當(dāng)時的豐田紡機公司(豐田汽車公司的前身)就研發(fā)過。到上世紀90年代,日本的電動汽車的系統(tǒng)技術(shù)以及電池技術(shù)已經(jīng)非常成熟。全世界第一輛量產(chǎn)電動汽車是三菱汽車公司在2008年投放市場的i-Mev。次年,日產(chǎn)汽車公司也推出了電動汽車。所以,對于日本來說,“電動汽車”是“老能源”。
但是,過去10多年,日本的電動汽車為什么發(fā)展不起來?
最主要的原因,是日本國民對于電動汽車的意識。
首先,日本人的普遍概念是,電動汽車只是去超市購物的交通工具。他們算了一筆賬:一般自稱充滿一次電續(xù)航能力能夠達到600公里的純電汽車,實際的續(xù)航里程必須要打7折。如果到了夏天或者冬天,車里打開空調(diào)行駛的話,實際續(xù)航里程要打5折。這樣的話,從東京出發(fā)甚至都到不了名古屋,必須中途充電或換電池。如果冬天在日本東北地區(qū)或北海道行駛的話,遇到暴雪天氣,半路上如果充不上電,很可能會凍死。
其次,電動汽車的價格比燃油汽車的價格還要貴。譬如特斯拉的新車價格在600萬日元左右(約30萬元人民幣)。豐田最新的電動汽車“bZ4X”的銷售價格也是600-650萬日元。以此價格,在日本可以買到雷克薩斯最新款燃油發(fā)動機車。
豐田汽車公司推出的最新電動車
再一個問題,就是電費比油價貴。一般人的認識,電動汽車開起來花不了很多錢。但是,日本人給自己算了一筆賬:雖然家庭用電1度一般是25日元(約1.28元人民幣),把一輛車充滿電的費用,大約只需要2100日元(約108元人民幣)。不過,這只是家庭用電的“慢充”的價格。但是,如果利用公共充電樁快速充電的話,充滿一次電的價格就達到9900日元(約506元人民幣)。而同類汽車滿灌汽油的價格只需要6000日元(約300元人民幣),而且實際的續(xù)航里程,燃油汽車要比電動汽車高出近一倍。
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充電樁的不足。日本全國到處是加油站,但是,充電樁很少。即使有的話,快速充滿一次電的最少時間,也需要30分鐘以上,而加一次汽油只需要3分鐘。所以,買電動汽車是“めんどくさい”(令人厭煩)。
日本人還有一個意識是,日本燃油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經(jīng)很低。電動汽車看起來不排放二氧化碳,但是因為日本的電力90%以上都是火力發(fā)電,火力發(fā)電就會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電動汽車是零排放的純環(huán)保汽車”的觀點是不成立的,對于減少二氧化碳來說,毫無意義。
針對日本國民的如此意識,日本車企對于發(fā)展電動汽車一直是磨磨蹭蹭。一方面是因為電動汽車只需要電池動力系統(tǒng)和控制系統(tǒng),所謂“一臺馬達,一塊電池,四個輪子,兩把沙發(fā)”,其技術(shù)含量遠低于燃油發(fā)動機汽車,所以,日本汽車不愿意拉低自己的技術(shù)水準去生產(chǎn)“低檔”產(chǎn)品——這也是日本制造企業(yè)的通病。另一方面,即使生產(chǎn)出來后,在日本國內(nèi)也很難形成規(guī)模性銷售量,這會導(dǎo)致出現(xiàn)巨額虧損。
日本車企磨磨蹭蹭的還有一個原因,是觀望心態(tài)。因為全球的純電汽車市場,目前中國是一枝獨秀。國際能源署稱,2022年,全球電動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銷量超過1000萬輛,其中中國銷量占全球總銷量的約六成。全球汽車銷量中電動汽車所占比例從2021年的9%升至14%,中國這一比例從16%猛增至29%。2022年,日本全國出售新車440萬輛,但是,純電汽車只賣出2萬輛,占比不到0.5%。而中國市場純電汽車賣出536.5萬輛,同比增長81.6%。今年1-3月份,比亞迪電動車在日本市場只賣出300多輛。
“中國一枝獨秀能夠走多遠?萬一全世界都不跟,中國單跑怎么辦?”這是日本車企的疑慮。所以,豐田汽車公司新社長佐藤恒治在4月的就任記者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說了這么一段話:“電動車是一個重要的選擇,我們不是說不做電動車,我們對電動車也很認真。我們正在努力加速電動車的發(fā)展,同時也繼續(xù)在各個方向?qū)嵤┒喾N選擇。”
豐田汽車公司新社長佐藤恒治(左二)與豐田會長豐田章男(右二)
豐田的多路選擇,指的是燃油發(fā)動機、混合動力車、電動車、氫能汽車的同步發(fā)展,而不是把公司的命運只押寶在電動車上。
在最近舉行的上海車展上,豐田推出了兩款電動汽車,并宣布將在2026年時,將電動車的一年生產(chǎn)量達到150萬臺,以占到整個公司年產(chǎn)量的15%。但是,人們也發(fā)現(xiàn),豐田的電動車在中國市場與比亞迪等車企合作,多采用中國的電池,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做電動車的味道較濃,因為豐田汽車2022年在中國的市場銷售量為194萬輛,到2026年時,電動車占比100萬輛,也是合理的考量。至于在日本國內(nèi)市場和國外其他市場,豐田的電動車能夠賣掉多少?豐田似乎并不怎么關(guān)心,說到底,只是附和中國市場,其他市場還是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