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城?宜賓|在長江首城開電動汽車是種怎樣的體驗?
邵帥 川觀新聞記者 寧寧 視頻/羅順
綠色新動力,世界新動能。6月8日至11日,2023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將在長江首城宜賓召開。作為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動力電池綠色低碳出行展覽會將全面展示動力電池、儲能、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的創新產品和技術成果,屆時不少新能源汽車將亮相宜賓,為宜賓綠色出行增添一道靚麗風景線。那么,在長江首城開電車是種怎樣的體驗?讓我們和記者一起對話電車車主,去了解在宜賓開電車的駕駛體驗吧。
司機:在宜賓,電動車的駕駛體驗非常好
6月1日下午,雨后江邊的空氣格外清新,市民葉星辰駕駛著電動汽車駛入三江路,前往大溪口充電站進行充電。去年,他從成都回到宜賓工作時,把自己的電動汽車也開了回來,成為穿梭在宜賓大街小巷里的眾多新能源汽車的一員。
“在宜賓駕駛電動車的感覺非常好,電動汽車的配套設施都很完善,充電續航非常便捷。”葉星辰告訴記者,他的電車是在成都工作期間購買的,最初還擔心到宜賓后不方便,但宜賓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著實讓他大吃一驚。“到這里之后我發現宜賓對于電動汽車產業非常重視,充電樁隨處可見,配套設施也很齊全,連出租車大部分都換成了咱們凱翼汽車自主生產的新能源汽車。”
葉星辰駕駛電動汽車已經快一年半了,從2021年12月開始換的電車。談及原因,葉星辰表示,最初是看著路上的電車越來越多,就好奇去了解了下,發現在同等價位上電車的設計更有科技感并且配置更豐富,顏值高滿足年輕人需求。其次,比起加油,充電的成本更低,并且電車的保養不需要火花塞、機油、變速箱等較貴消耗品。“比較之下,開電車明顯能夠省下不少費用,加上為了響應國家節能減排的號召,減少碳排放,我最終選擇了電車。”
“因為我比較喜歡發動機轟油門的機械聲,所以最開始對電車還是有點抗拒,后來買了電車后,發現電車的駕駛感非常好,行駛平穩,噪音小,加速快而且沒有頓挫感。”葉星辰告訴記者,電車的駕駛體驗遠超他的預期,甚至30萬左右的電車在百公里加速上可以媲美上百萬的燃油車,對于追求速度的年輕人來說在價格方面也非常友好。
當地:完善配套設施,助力電動汽車暢行長江首城
宜賓電車產業發展不僅為出行帶來了更多選擇,也推動了配套設施方面的建設。“駕駛電車最開始還是有里程焦慮,但習慣后就好了,現在續航完全沒有問題,充電樁到處都是。不說宜賓的那么多充電站,我經常開車去成都,幾乎每一個服務區都有充電樁。”在大溪口充電站內,葉星辰一邊手動對接充電裝置一邊說,現在充電樁全市普及并且大部分都是快充,吃個飯的時間就把電充了。
作為產業發展的配套設施,宜賓市在新能源汽車補能網絡建設方面不遺余力。以大溪口充電站所在的敘州區為例,結合“電動宜賓”實施方案合理規劃布局,敘州區多元化探索建設運營模式,全力打造智慧、便捷、安全充電樁基礎設施網絡,目前已累計建成投運充電樁充電接口2121個,其中,公用充電接口791個,專用充電接口190個,私人報裝充電接口1140個。
記者了解到,僅大溪口充電站就有20個快充接口、10個慢充接口。充電站都采用“峰谷分時”電價,用電高峰期和低谷期電價各不相同,具體價格根據充電站所在位置有所差別。“總的來說,充滿一次電比油車便宜不少。”出租車駕駛員顧師傅告訴記者,夏天充電1小時能夠跑200公里,而且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樣到處去找充電站了,現在越來越多充電樁的修建讓充電續航更為輕松。
據悉,宜賓作為全國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重卡)特色應用城市、全國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創建城市,全面實施“電動宜賓”工程,已建成充電接口9000余個、基本形成中心城區充電設施覆蓋半徑小于2公里的補能網絡。下一步,宜賓還將在部分鎮選址建設新能源車充電站,將新能源充電基礎設施向鎮一級延伸,不斷滿足群眾便捷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