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充電能開700公里的純電動車是什么樣?
最近,國內一款新型純電動汽車問世,一次充電續航里程可以達到700公里以上,已經接近同等規格的汽油車。它是如何做到的呢?10年之后,我們駕駛的純電動汽車,又是什么樣子?
刀片電池引人注目
電池是電動汽車最關鍵的部分,新型電動汽車裝配的電池是扁平的長方形,被稱為“刀片電池”。
根據專家介紹,之所以將電池做成這個形狀,是因為汽車的空間有限,我們必須在一個很小的空間內塞入足夠多的電池才能儲存大量電能。電能儲存越多車子就可以行駛越遠。
之前我們常用的電池大多為圓柱形或者方形,安裝到汽車上時要把很多小塊電池串連或者并聯在一起,再裝入到汽車的電池箱里。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會浪費很多空間,也降低了存儲電能的總量。
刀片電池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現狀。扁平的形狀讓它天生就適合一個挨一個緊密貼合擺放,大大提高了電池箱內部的空間利用率。同樣的空間,刀片電池可以放進更多,就相當于在沒有增加電池尺寸的情況下增加了電池的電能存儲量。電量儲存多了,行駛里程自然就提高了。
電動車你準備好了嗎
中國第一輛上牌照的純電動汽車誕生于2008年,標注續航里程200公里,但是實際續航只有100多公里,遇到寒冷天氣還會大幅縮水。那時候,不僅充電樁一樁難求,每次充電還需3個小時以上。電池壽命也是一大困擾,汽車在行駛2-3年后,實際續航可能會縮水50%。
而今天,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已經可以達到700公里,即便受天氣影響里程縮水,也可以行駛至少500公里以上。各種和電動車有關的技術正在逐漸成熟。近幾年,很多傳統車企開始轉向研發電動汽車,有的企業甚至宣布將停止研發汽油和柴油發動機。與此同時,很多其他企業,特別是高科技企業,開始進軍電動汽車制造領域。從2020年末開始,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多家科技互聯網企業陸續宣布將與傳統車企聯手,一起研發電動汽車,成為一股強勢的“造車新勢力”。
那么,未來的純電動汽車又會是什么樣子呢?
根據科學家的推測,在未來的10年,純電動汽車的電池性能會提升50%以上,一次充電行駛里程可達1000公里,充電速度更快、操控更加容易、冬季里程不再縮水,自燃已經不會是困擾,電池的壽命也更長。同時,純電動汽車的價格預計還會下降50%。
20年前我們購買手機的時候,廠家也許會這樣向我們介紹:我這個手機的續航能力特別強,我這個手機的電池很安全。但是到今天,電池安全和強續航能力已經成為大部分人眼中智能手機的必備項。我們更關心的是手機拍照和屏幕的顯示效果如何,運行軟件的速度快不快,是不是5G網絡等等。
也許到了10年以后,我們購買純電動汽車也跟今天買手機一樣。這個車能跑500公里嗎?有沒有充電的地方?電池會不會爆炸?冬天會不會半路就沒電了?這些已經不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我們更關注的是,作為一個智能空間,它自動駕駛能力如何?它與城市交通網的連接能力如何?能否自動避險?它是否“認識”我這個主人,完美的實現我的指令?在車里,我能否心無旁騖地辦公?當我把車停在車庫里,它會不會自動充電?能不能利用余電給我賺點“外快”呢?
這樣的新車,你期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