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智能手表到新能源汽車“上海制造”品牌瞄準海外市場
近年來,上海不斷涌現優秀的制造企業,覆蓋生活消費出行等各個領域。5月28日,第一財經記者在“第二屆上海制造佳品匯”現場關注到,科技和汽車領域的新興企業正在為“上海制造”樹立新品牌。
蝴蝶牌縫紉機、永久牌自行車、上海牌手表等“上海制造”曾給一代代人留下深刻印象。進入到數字化的新時代后,自行車已經升級為新能源汽車、手表也變成了智能手表,而這些品牌背后仍然展現了上海創新企業的制造能力。

居家智能運動健康賽道崛起
智能硬件設備制造商上海錸鍶信息創始人余勤科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如今“上海制造”能力已經輸出海外,該公司生產的智能手表以及智能跳繩等運動器械設備大量出口到海外市場。
“2019年我們就瞄準了全球健康市場,疫情更是加速了居家場景下智能運動健康賽道的崛起。作為一家消費電子公司,我們正在把電子技術方面的能力結合到健康科技產品中。”余勤科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在推出自有產品的基礎上,錸鍶信息已經成為全球重要的定制化智能產品供應商,該公司為摩托羅拉公司供應智能手表,為華為、三星電子等企業供應智能跳繩等健康器材。
“智能硬件設備是用戶健康數據的重要入口,也是很多大公司看好的領域。”余勤科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以智能跳繩為例,疫情以來,我們幾乎每個月都有6萬至8萬根訂單量,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產品銷往海外。”
公開信息顯示,錸鍶信息于2019年進行了5000萬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大股東為上海聯和投資。
看好健康賽道的還有上海本土科技公司深蘭科技。深蘭科技近期發布了一款AI智能“魔鏡”,該公司宣稱只需照照鏡子,就會生成一份包含血壓、膽固醇、甘油三酯、肌膚年齡等指標的健康報告,并給出健康建議。
但是企業強調,目前這些健康數據尚未達到“醫療級別”,只能作為對用戶的參考建議,無法作為醫療診斷使用。

打造世界級汽車產業
從手工打造的第一輛鳳凰牌轎車,到中國汽車業的第一家合資公司,上海一直是中國汽車工業版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汽車工業的開拓者、世界頂尖造車技術的引領者。
在展會上面向未來高科技的智能汽車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上海本土汽車制造商上汽、智能新能源汽車廠商威馬和蔚來汽車都展示了其電動車的最新技術,蔚來汽車已經宣布將于今年9月在挪威交付ES8車型,并于明年交付智能電動旗艦轎車ET7。
品牌集群效應正在為上海打造世界級的汽車產業發力賦能,而特斯拉超級工廠在臨港的建立加速了上海汽車產業鏈的發展。根據今年年初出臺的《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計劃(2021-2025年)》,到2025年,上海本地新能源汽車年產量將超過12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值將突破3500億元。
上汽這樣的本土老牌傳統燃油車企業也在積極向新能源和智能化轉型;而造車新勢力的代表恒大集團也將上海選為自己的工廠所在地。
在評價上海成為世界級汽車重鎮的優勢時,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上海是制造業創新活躍的地區,集中了高端的制造研發人才。借助強大的產業供應鏈,上海打造世界級汽車重鎮的優勢更為顯著。”
此外,代表了新興制造業態的3D打印技術也亮相本次展會。第一財經記者在現場看到,上海本土3D打印公司上海復志(Raise 3D)展示了其最新的金屬3D打印技術。
據介紹,Raise3D是全球多種介質專業級3D打印設備制造商,全球銷量已經超過3萬臺,出口歐美等地,應用于制造業、工程研發、航空航天、醫療、汽車、機電設備、建筑設計等多個領域。
公開信息顯示,近日Raise3D剛剛完成B+輪數千萬人民幣融資,本輪融資由藍湖資本領投,建發新興投資跟投,加上天使輪和蘇州順融資本等的A輪融資,截止目前Raise3D累計融資額超過1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