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CES,電動汽車退居二線?
當地時間1月9日~12日,美國拉斯維加斯即將迎來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盛會——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參展商超過4000家,其中包括谷歌、亞馬遜、高通、索尼、三星等科技巨頭,以及梅賽德斯-奔馳、本田、馬瑞利、現代摩比斯、法雷奧等整車及零部件廠商。眼看展會時間臨近,各大企業陸續官宣了自家參展計劃。整體來看,電動汽車明顯“降溫”,已經不再是CES的焦點了。
從“星光璀璨”到稀稀拉拉
波士頓咨詢公司電動汽車和能源存儲領域負責人南森·尼瑟指出:“上一次 CES 就像是一場電動汽車展會,而這一次情況似乎不再是這樣。”
對比來看,在上一年,也就是2023年CES上,有關電動汽車和充電技術的新聞成為焦點,電動汽車幾乎成了車企參加CES的“標配”。其中,大眾集團帶來了ID.7的數碼迷彩版,寶馬推出可變色的i 數字情感交互概念車(Dee),梅賽德斯-奔馳展示了VISION EQXX概念車、全新EQE純電SUV 500 4MATIC、高性能的純電梅賽德斯-AMG EQS 53 4MATIC+等多款車型。奔馳當時還宣布,計劃到2030年在全球部署超過1萬根充電樁。
一向在電動化領域進展較慢的Stellantis集團也“一雪前恥”,一口氣推出了多款純電動車型,包括公羊1500 Revolution電動皮卡概念車、標致Inception概念車等。沃爾沃則帶來了全新純電動SUV EX90。索尼和本田汽車的合資公司——索尼本田移動公司也吸引了無數鎂光燈匯聚,宣布推出智能互聯汽車新品牌Afeela,首款原型車也迎來首發亮相。
與2023年電動汽車的“星光璀璨”相比,2024年CES上將要出現的電動汽車數量似乎大為減少,只有奔馳、本田、越南造車新勢力Vinfast等少數幾家車企有相關預告。
其中,梅賽德斯-奔馳將在北美地區首次展出CLA級概念車和純電動G級SUV的原型車。前者此前已經在2023年慕尼黑車展首發,WLTP工況下的續航里程約為750公里。
本田將在CES上推出一款全新的純電動概念車。從預告圖來看,其造型前衛,或將彰顯本田在電動汽車領域的新技術和創新設計。目前除了預告圖外,官方并未公布該車的任何信息。
索尼也確認將于當地時間1月8日舉辦CES發布會,并稱索尼本田移動出行公司也將出場。對此,外媒猜測,索尼可能要展示Afeela純電動汽車,只是不確定是否為量產版本。
致力于轉型成為電動車企的越南造車新勢力——Vinfast,計劃在CES上首次向全球客戶展示其最新的電動概念車,以及VF 3小型純電動SUV。同臺展示的還將有VF8、VF 9,以及電動自行車 DrgnFly。
“CES是科技領域,尤其是電動汽車行業中極具影響力的消費技術展。我們參加CES 2024說明了我們對塑造可持續交通未來的堅定承諾。”VinFast負責全球銷售與營銷的副首席執行官Tran Mai Hoa表示。可以看出,其參展目的,與中國車企在各大國際車展“刷臉”頗有“異曲同工”之效。
韓國零部件廠商現代摩比斯公布了全新概念車Mobion的預告圖,這是一款電動汽車,最大特色可能是四個車輪都能達到90度的轉向角。
美國本土車企方面,通用汽車、福特尚未有參展消息流出,而Stellantis早在美國工會組織罷工期間,就以此為由聲明將缺席2024年CES。
再看充電企業,Blink Charging公司計劃參展,但EVgo、ChargePoint、Electrify America等主流充電企業均表示不會參展,也不會在展會上發布新聞。
車企調整航向
電動汽車在CES上的存在感下降之際,正值外界擔憂汽車行業電動化轉型將陷入停滯之時。從市場現狀來看,無論是在中國、歐洲還是美國,電動汽車銷量依然在增長,但此前的指數級增長速度已經在2023年開始放緩。
前不久,美國近4000家汽車經銷商聯名上書總統拜登,要求放緩電動汽車推廣步伐,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電動汽車需求放緩,部分經銷商處積壓了不少電動汽車庫存。拜登政府雖然推出了電動汽車補貼政策,但由于通脹長期持續,直接影響到家庭開支,再加上車貸利率上升,消費者選購電動汽車時更為猶豫。福特一位高管此前指出,相比傳統燃油車和混動車型,消費者不愿意為電動汽車的高溢價買單。
更何況,自2024年1月1日起,拜登政府進一步收緊了補貼政策,部分采用中國企業生產的電池組件的車型被排除在補貼范圍之外。符合補貼條件的電動車型數量從20多款減少到13款。具體來看,仍有資格獲得補貼的電動車型包括:特斯拉Model Y、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Rivian R1T皮卡、Jeep Wrangler 4xe、福特F-150閃電、通用雪佛蘭Bolt等。
相比之下,日產聆風、特斯拉Cybertruck全驅版、特斯拉Model 3后驅版和長續航版、雪佛蘭Blazer EV和Silverado EV、大眾ID.4、寶馬X5 xDrive50e、奧迪Q5 PHEV 55、凱迪拉克Lyriq和福特E-Transit等都暫時失去了稅收抵免的資格。這樣一來,消費者的可選擇余地進一步減小。
車企方面,福特已經推遲了120億美元的電動汽車投資計劃,包括暫停在肯塔基州與SK On合建第二座電池工廠。通用汽車也放緩在北美生產電動汽車的速度。通用汽車和本田還放棄了共同開發低價電動汽車的計劃。在歐洲,大眾集團則緊急叫停了第四家電池工廠建設計劃。
車企做出上述選擇或許并不令人意外。從收益來看,除了特斯拉等少數車企外,大多數車企的電動汽車業務依然在持續虧損中,包括通用汽車和福特。其中,2023年前三季度,福特的電動汽車部門虧損超過30億美元。積極轉型者出現血虧,反而是轉型遲緩的車企,例如豐田、Stellantis等賺得盆滿缽滿。這也令其他車企不得不考慮放緩轉型步伐。
在這樣的背景下,電動汽車在CES上遇冷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反而是2023年席卷全球的AI熱潮極有可能成為2024年CES的焦點,例如梅賽德斯-奔馳計劃展示由AI和Unity游戲引擎驅動的虛擬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