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動汽車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嗎?
下面就從我個人的角度一下你的問題。
我覺得大部分都進入了一個誤區,新能源汽車不等同于純電汽車,而純電動汽車也并不一定就等同于插電式的鋰電池汽車,在如今的發展道路上有很多種選擇。汽車行業正處于轉型之中,從對環境的關注,油價波動,全球石油資源的持續衰減,以及電池技術的改進等等驅使著從使用內燃機到替換能源方案的落地是必然道路。
就在幾年前,汽車的六種替代燃料來源:天然氣,丙烷,乙醇,生物柴油,氫氣和電力。其中,以氫為基礎的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和鋰電池汽車已成為其中兩種最可行的方法。
氫是環境中的一種豐富且易于獲取的元素,存在于水,碳氫化合物和其他有機物中。它是一種清潔燃料,不會產生有害的尾氣排放。但是,只有少數主要的大國和相關的汽車制造商擁護氫燃料來代替汽油和柴油。其中以日本為主要的研發國家,并且希望能從燃油車一步跨越到氫燃料電池車。

氫和電動汽車的工作原理:燃料電池汽車使用裝在高壓燃料罐中的加壓氫氣將氫與氧氣化學融合。這種化學反應產生電力,被發送到電動馬達來推進車輛。該過程的唯一副產品是水,沒有任何有毒物質,完全化學性質無雜質的水是,非常純凈人類和動物可以喝,只是缺乏普通飲用水中存在的一些礦物質。
而電動汽車不進行化學反應,是從充滿電的蓄電池中直接汲取電流并將其發送到電動機。但電池必須在充電樁或充電站停留長時間上充電,氫燃料電池則和燃油車加油所需的時間幾乎沒有差別。
獲得氫氣的最佳方法,這是個難點。氫雖然是地球上最常見的元素,貌似可以為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提供幾乎無限的供應。但是,它并不以其純凈且可直接開采的形式存在,因為需要以水,天然氣和其他化合物通過高成本的方式制成。
有幾種方法可用于生產氫氣。兩種最常見的是電解和天然氣重整。電解是獲得氫氣的一種有吸引力的方法,因為它很干凈。該過程不會產生有害排放。但這也是一種最昂貴的方法,并且只有約75%的效率。如果用于電解過程的能源來自風或太陽等可再生能源而不是其他傳統能源,則可以實現低碳能源循環,這對環境更加友好。

前面提到過與插電式汽車的鋰電池充電相比,加氫具有明顯的優勢。通常,車輛氫氣罐僅需五到十分鐘即可裝滿,和加油相差無幾。所以反觀國內近年來,雖然充電和電池技術得到了改善,但充電時間仍然較慢。以特斯拉ModelS75D為例,其在特斯拉超級充電樁的充電時間看看各位能否接受。官方宣稱超級充電樁使用的是380V的直流電,可大大縮短充電時間,20分鐘充滿一半,80分鐘即可完全充滿,并可行駛400公里以上,我個人覺得并沒有太大吸引力。
不得不承認,拋開技術難點氫燃料電池與鋰電池技術相比,它的優勢更加吸引人,燃料電池產生的電能驅動電動機,沒有有害的尾氣排放。地球可提供無限量的氫氣。氫氣也是即充即走。這些問題使氫能優于純電力,但至少有兩個不可忽視的趨勢使鐘擺向鋰電池汽車的方向傾斜。
迄今為止,隨著政策和國情的原因,充電站數量激增,普及化越來越高。后發未知的氫燃料汽車將如何扭轉大環境還要打個問號。此外,在不久的將來隨著技術發展,如果報廢鋰電池的回收再利用和充電時間先于它得到根本性解決,那無疑會把這個技術給扼殺在襁褓中。

總的來說,個人是看好純電動汽車這個大的概念,也必然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但我不看好鋰電池汽車的方向,純電動汽車的終極目標還是氫燃料電池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