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不斷壯大
充電站的建設,極大解決了貴安新區新能源公交的充電需求。
題記
雨后春筍指春雨過后,竹筍一下子就長出來很多,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現出來。
近年來,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貴州戰略性新興產業如雨后春筍,蓬勃發展,不斷成長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大數據產業全國領跑,新能源汽車從無到有不斷壯大,高端裝備制造業不斷突破……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強勁發展,為貴州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連續兩年位居全國第一、連續八年居全國前列提供了強大動能。
日前,記者走進貴安新區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畢節市黔西縣大山深處的電商服務點,感受貴州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磅礴生命力。
“2019年是我們落戶貴安新區的第三個年頭,2018年我們四大車間的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并開始進行生產線的安裝,新的一年,對于我們發展是關鍵的一年,整個新工廠將全部投用。”2月2日,在貴州長江汽車公司,臨近春節,作為企劃主管的向平和同事仍然堅持在工作一線。
向平告訴記者,2018年,貴州長江汽車“商乘并舉”的產品布局進一步明確,工廠建設正常推進,銷售工作不斷突破,對外合作也取得豐碩成果。
貴州長江汽車作為國內唯一一家涵蓋新能源乘用車、物流車、客車和專用車的新能源汽車企業,集新能源純電動汽車的研發、制造、銷售于一體。自2016年落戶貴安新區以來,圍繞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包括電池原材料及動力電池、電機、車身零部件、充電設施等上游產業鏈進行構建。在整個工廠建成投產之后,還將圍繞下游的汽車銷售、充電售電、金融保險、二手車、出行服務等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進行布局。
“綜合下來,將形成年產值800至1000億元規模以上的產業鏈條,解決就業6000人以上,并有效推動貴安新區建立新能源交通出行體系。”向平介紹。
在位于貴安新區高端裝備制造園南部園區的超級充電站旁,“電動貴州,綠色出行”幾個大字映入記者眼簾,幾十輛新能源公交依次排開充電。
“充電站現在主要滿足新區新能源公交的充電需求,每天都有幾十輛新能源公交需要充電,一次充電最快十幾分鐘 能夠續航兩三百公里。”貴安新區新能電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負責人周庭告訴記者,充電站2016年5月初就已經投入使用。充電站的電樁分為大、中、小三種型號,能全方位照顧和滿足大巴車、商務車、物流車、普通乘用車等所有符合國標充電接口的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極大解決了貴安新區電動公交、商務通勤車輛的充電需求。電樁的充電云平臺基于大數據云計算技術,能實時監測車輛狀態、當天行駛里程和累計總里程記錄,有效管控車輛。
除了貴州長江汽車的整車研發制造、新能電樁科技有限公司“車—樁—網”一體化打造,目前貴安新區還布局了以亞麻頓雙玻組件、上海異質結高效光伏電池片等發電端,臺灣立凱、深圳高點等電池材料儲能端,摩拜汽車、博世智能泊車等運營端。
在貴安新區,實現新能源汽車的全產業鏈構建,有現實的產業支撐條件。貴安新區已初步構建起集“發電端、儲能端、配售電端、整車制造端、電樁端、后服務端”于一體的以大數據聯通各端、覆蓋全域的新能源產業發展新模式,在新能源產業領域初步形成了集群化態勢和規模化效應。(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