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起步新能源汽車 五年前,勢頭正猛的雷軍碰上了傳統企業格力制造,手握著國民信仰小米科技的雷軍與格力許了一場十億元的賭約,而今五年之期臨到尾聲,賭約基本已成定局。
2013年,雷軍和董明珠同時獲得了央視財經“中國經濟年度人物”榮譽,在這個頒獎典禮上,兩人定下了一個“10億賭約”,當時,雷軍提出,在五年之內,如果小米的營業額擊敗格力的話,董明珠輸給他一塊錢,董明珠當場反擊道:“我跟你賭10個億”。
5年的時間轉瞬即逝,12月2日,在2018中國企業領袖年會期間,董明珠接受了記者的采訪,被問到關于“10億賭約”的事情,董明珠表示:與雷軍的賭約基本已經勝出。
根據格力和小米公布的前三個季度的財報,首先小米前三個季度營收1305億元,格力前三個季度營收1487億元,以目前的增勢發展下去,格力2018全年營收將達到2000億,小米要想超過格力,必須在第四季度營收700億,這對于小米而言顯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董明珠接受采訪時也談到:這場賭約毫無意義,對雙方都是一種激勵和促進。確實,小米科技2011年開始創立,短短幾年就向格力這種行業大佬發起沖擊,并在今年的三個季度應收僅差格力100多億元。就像雷軍所說的:格力用了25年的時間,而小米僅用了短短幾年。
2018中國企業領袖年會期間,格力電器董明珠表示,與雷軍的賭局已經基本勝出。她稱,其實與雷軍的賭局本身并沒有什么意義,兩者不具備可比性。因為格力是做實體經濟的,而小米是做互聯網的,屬于輕資產。
從發展速度來看,小米確實是讓人瞠目結舌,這也是讓雷軍如此自信的資本,不過兩者從意義上來說并不具有可比性,格力制造走的現場傳統實業路線,而小米則是互聯網輕資產,格力走過的每一步都留下了自己的腳印,有著身后千千萬萬的工廠、實體店和售后,我們不能通過一場賭約去否認實業或互聯網產業在未來格局中的地位,只有兩者相互借鑒相互結合才是最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