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3產量破5沖8,特斯拉未來何去何從?
自從特斯拉Model 3面世起,產能問題始終困擾著這款被無數人冠以期待的重磅車型,它就像是阿喀琉斯之踵,困擾著特斯拉的同時也讓鐘情于它的消費者為此煩惱不已,想買但是要等的時間太久,不買卻也沒有能夠與之匹敵的產品來替代。好在近期特斯拉終于傳出了好消息,經過全體員工的不懈努力,特斯拉在第三季度已經完成了超5萬輛Model 3汽車的生產目標,目前總產量近8萬輛。
命運多舛的Model 3
Model 3是特斯拉以來最便宜的一款汽車,售價為 35000 美元(約合人民幣22.77萬元)。雖然它是特斯拉最便宜的車型,但是Model 3的綜合實力并沒有大幅縮水。家族化的內外飾設計為Model 3帶來了極強的科技感、領先的動力系統也讓它擁有最大499km的續航里程以及最快5.1s的0-96km/h加速表現,除此之外還擁有特斯拉引以為傲的自動駕駛等配置。
它被外界視為最有可能讓電動汽車走向主流的產品,也是未來大規模占領市場的關鍵。并且特斯拉公司創始人兼CEO埃隆·馬斯克甚至認為這款車型很可能會成為特斯拉公司最具意義的產品。而早在2016年3月31日,當特斯拉Model 3正式開放全球預訂時,24小時內就收獲18萬份訂單,一周后的訂單量更是高達40萬輛,足以見得消費者對于這款車型的看好。
可惜后來事情的發展卻不如人意。工廠的產量始終跟不上預期,致使新車的交付日期一拖再拖。5000輛的周產量目標從去年12月一直推遲至今年6月才實現。7月1日,馬斯克宣布,公司在6月的最后一周實現了周生產5000輛Model 3的目標。而截止到7今年7月底,目前仍有大約42萬Model 3的訂單用戶在等待交車。這樣緩慢的交車效率使得大批消費者就此選擇放棄的同時,也使得特斯拉的公信力一降再降。原本可以憑借Model 3一舉占領全球純電汽車市場,現在卻因為產能問題焦頭爛額,讓人不禁想起《征服》中劉華強的那句“給你機會你不中用?。 ?/p>
按下葫蘆起了瓢,產能升級品質下滑
雖然Model 3好不容易將產能提升起來了,但是隨著產能的提升卻曝出了不少問題。首先為了提升生產效率,特斯拉對外宣布已經取消了2款車身顏色選擇,使得消費者的可選擇性大打折扣。相對于顏色的選擇變少,特斯拉僅有14%的首次通過率不禁讓人為Model 3的質量感到擔憂。“首次通過率”是指不需要返工,就能通過出廠檢測的汽車比例。根據相關文件顯示,6月23日當周,特斯拉對4300多輛Model3進行了改裝,這意味著,特斯拉在6月第一周生產Model3的首次通過率約為14%,有86%的汽車需要返工,不僅讓Model 3的生產速度較之主流車企慢了51%,而且也讓人對特斯拉的制造水平感到擔憂,尤其是考慮到現有汽車工廠普遍在60%以上,優秀工廠80%以上的首次通過率。
內憂外患的特斯拉
不僅僅是Model 3的產能,特斯拉的近來的問題也是不少。集團內部,大批老員工以及部門高管相繼離職。2017年9月,為特斯拉效力了11年的Kurt Kelty選擇離開,而首席人事主管、首席工程師Doug Field,前任首席信息官(CIO) Gary Clark、前任首席財務EricBranderiz也于今年相繼離職。事實上,從2016年以來,已經有不下十幾位高管離職,他們橫跨銷售、Autopilot項目、政府公共關系、財務等各個職能部門。而在今年6月份,特斯拉稱要開除9%的員工,總數涉及超4000名員工。一方面提升產能,一方面大量裁員,特斯拉的操作叫人看不懂。
另一方面,隨著傳統車企在純電領域逐漸發力,像是我們熟知的奔馳、奧迪、寶馬,還有保時捷、捷豹都推出了相應的純電車型,純電汽車市場的競爭就此迎來一波小高峰,不再是特斯拉一家獨大的局面,消費者也將擁有更多選擇。這對于特斯拉而言顯然不是好消息,競爭車型的增多,勢必會分走部分特斯拉的目標消費群體,進而降低特斯拉車型的銷量。
Model 3原本作為特斯拉用來占領市場的大眾車型被推向市場,可是卻始終無法實現預期產量,正常交付用戶?,F在看來不免有些黑色喜劇的意味,既然是為了滿足更多消費者需求,但是卻在面世近2年后還在為產能發愁,特斯拉的葫蘆里究賣的是什么藥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