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后,普通東風人都經歷了什么?
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1月23日起,湖北省多個城市相繼“封城”。在“封城”后的這些天里,普通東風人“宅”在家里都干了啥?他們有怎樣的心路歷程?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
▲封城后的湖北武漢
▲封城后的湖北十堰
我們一定會勝利的!
楊光 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材料服務采購部通用品采購科科長
1月28日,武漢“封城”的第六天,也是我和家人“宅”在家中的第六天。這些天,我們都還安好,孩子忙著學習,我忙著工作。
1月25日,大年初一,我接到了部長的電話,在電話中他傳達了東風商用車疫情防控指揮小組的新指示——在決不搶占醫院等防疫一線資源、不哄抬物價的前提下,抓緊時間,合規采購疫情防控物資,保障員工在恢復生產后的工作生活安全。
當天下午6點半,到初三晚上11點,我已經接收了79封工作郵件、發出26封,工作電話更是不停——一通電話還未掛斷,另一通電話就已經抵達。
沒錯,疫情并不樂觀,在“封城”的情況下,我們的緊急采購也僅能通過電話和郵件來溝通協調。也的確很忙,少了很多陪伴家人的時間,但我感到很自豪,我的家人也為我感到驕傲,因為我也在為了打贏這場戰“疫”而奮斗。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正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作為東風人,作為央企員工,我們要保護好自己,保護好家人,并努力做一些自己的貢獻。中國加油!湖北加油!我相信這場戰“疫”的勝利方一定是我們!
做我們該做的事
楊鯤鵬 東風人事共享服務中心外事服務組組長
說起武漢封城,我應該算是有所預感的。這個春節,我本和家人定好了前往墨西哥的行程。但隨著疫情愈加嚴重,出發的前幾天,我幾乎每晚都會夢到空無一人的城市。
經歷過“非典”,所以我非常明白病毒的速度和恐怖。
因為愛武漢,所以得知封城時,我第一時間選擇了支持,退掉了所有出游訂單。
盡管損失了好幾千元,但我并不覺得遺憾。何必出去造成更大的恐慌呢?在家里也挺好,這么多年春節都在國外,難得有機會陪伴父母。
我們的城市生病了,也承受了很大的壓力,作為武漢人、東風人,我們更要努力去做對的事——足不出戶、自我隔離。雖然難熬,但是我們仍然會一直陪著它。
前幾天,我在朋友圈里看過一個日本醫學專家對本次病毒疫情的評價,她高度表揚了我們政府的高效和中國醫學的能力,我也感到特別自豪。
試問哪個國家有這種執行力?一紙命令:封城!一聲吶喊:成百上千醫生除夕奔赴重災區!一個號召:全民春節足不出戶!一句動員:數十家央企快速響應、八方支援,數百臺挖掘機幾天建設一所醫院!
我想說,讓我們一起相信國家的能力,支持黨的領導,面對疫情,我們每個人都得努力。相信我們一定能戰勝病毒,取得全面勝利!
24小時在線,只為打贏這場仗
汪洋 東風出行客服中心負責人
今年的除夕夜,我和同事們一起在辦公室加班度過,我還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段話:“今天是除夕,不能給大家一一拜年,堅持在一線想為武漢出點力”。
連日來,東風出行積極響應政府和東風公司應急防控指揮部的要求,聽從相關部門的統一調度,先后成立了東風出行社區保障車隊、東風出行員工先鋒隊,沖鋒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為了讓大家出行無憂,春節期間,我們客服中心堅持7x24h在線,為司機們提供線上保障;并迅速搭建了專門的應急小隊,對“疫情”相關的進線實行高優處理,同步安全應急小組,進行快速部署解決。
根據進線情況,我們客服中心安排了每天8名員工在線。由于武漢市已經封城,交通不方便,同時也為了保障客服人員的個人安全,我們協調技術人員,讓客服們采用“居家坐席”的工作方式,在家里接電話。
同時我們會在線上進行實時監控,每天在9點、12點、17點三個時段同步進線數據和異常案件,實時監控,確保系統網絡穩定,讓戰斗在防疫一線的司機朋友們“后顧無憂”。
面對疫情,我們東風員工團結一致、緊密合作、無私奉獻,能夠為抗擊疫情做出一點貢獻,這也讓我感到很自豪。加油,武漢!加油,東風!加油,東風出行!
每個人都要成為一股正能量
陳錦龍 東風汽車零部件(集團)有限公司疫情應急指揮部聯絡人
1月21日,東風汽車零部件(集團)有限公司緊急召開總經理辦公會,學習貫徹疫情防控精神,制定應急措施,并成立了疫情應急指揮部,我成為應急信息聯絡人。
從那天開始,我每天除了本職工作,還守在電腦、手機旁,接收總部及處理分子公司匯報的相關信息,及時上報。
終于迎來了春節假期。1月23日,我回到父母家,發現我家的小商店還照常營業。
“疫情形勢比較嚴峻,春節人流量大,外地返鄉人員多,店子關了吧。”我勸說父母,盡管往年春節期間商店收入可觀,但在我和弟弟的多次勸說下,父母最終決定關店并張貼了疫情防控倡議書。
這些天,我和家人一直在家,我每天早上8點多就在電腦前蹲守,履行疫情期間聯絡人的職責。
與此同時,我的領導和同事們也積極從上海、蘇州、湛江等東風零部件公司武漢、十堰以外的分子公司,緊急籌措口罩、防護服、消毒液等防護用品。
“醫療一線有困難,需要社會各界幫助!”1月27日,東風零部件公司接到國藥東風、十堰市醫院緊急求助。
當天上午,東風零部件公司立即向國藥東風捐贈了10000只醫用口罩,向十堰市醫院捐贈300套防護服,并表示后續將視需要繼續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病毒是可怕的,疫情是嚴重的,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對抗疫情的正能量,點點滴滴匯聚成對抗疫情的東風力量。
希望每個人都好好的
陳玲娣 東科克諾爾公司員工
當我們還在感嘆“我太難了”的2019年終于過去的時候,沒有想到2020庚子鼠年,給了我一個猝不及防更艱難的開始,剛剛立完“2020加油鴨”的FLAG,就被大寫的“封”字,蓋在了自家門上,一場沒有硝煙的全民戰役打響了。
1月28日,正月初四,我在十堰。今天是我“宅”在家里的第五天,每天除了睡覺、做飯、打掃衛生,做得最多的就是刷手機查看疫情的發展趨勢,被感染人的數據每天都在增長,心情也一度陷入焦慮恐慌。
“我姑娘不讓我出去,我已經6天沒有下樓了……”我總是被媽媽一大早的問候電話吵醒。
爸爸說家里的垃圾都裝不下了,我絲毫不給放他們出門的機會,讓爸爸先放門口,告訴他現在垃圾桶也是危險源,還向他們滾動更新宣傳各種在家預防病毒的小貼士。
也許出于對新聞傳播的敏感,當在朋友圈、微信群里看到負面的信息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提醒撤回或者勸其刪除,告訴他們未被證實的信息,就不要轉發,避免造成恐慌給社會添負擔。
女兒每天都會主動測量體溫,全家人體溫正常就是最好的消息,這就是我家“封城”后的日常。
第一次被感動到的是一群90后醫生穿著防護服,說著:“加油!加油!”走進病疫區的那段視頻,看一次哭一次。
當從手機上看到一些疫情進展“好消息”的傳來,也讓我心情也從緊張不安中漸漸平靜。
今天,我被《鏡頭下的“空城”十堰》推文深深觸動了,看著十堰城區空曠的街頭、公園、超市,好難過啊!
無比懷念堵車的上下班路上,無比懷念人流攢動的五堰街,無比懷念碧空如洗的十堰藍。
因為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病疫,多少人有家不能回,多少人被拒之門外,多少人被困在家里,又有多少人堅守與堅持, 我們的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致敬勇敢的逆行者,致敬在非常時期堅守在自己崗位上的每一個人。
他們可能是醫生、護士、警察、記者、司機、售貨員,他們也為人夫、為人妻、為人父母、為人兒女。
希望每一個人都好好的,每一次逆行都能平安歸來。湖北加油!武漢加油!十堰加油!
就像電影里說的,“希望是個好東西,也許是世間最好的東西,好東西永遠不會消失的。”
宅在家中的特別春節
劉宏 東風汽車底盤系統有限公司傳動軸工廠員工
今年,注定是個不一樣的春節,也是我52年來過的唯一一個沒能和父母團圓的春節。
在這個春節里,我和絕大多數東風人一樣,過著“宅”在家里,就能為社會做貢獻的日子。在抗擊新型病毒性肺炎戰役中,盡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1月22日,已在武漢沌口工作兩年的女兒,和往年一樣,回到十堰的家,準備和我們、奶奶、外公一起,歡度春節。忙碌了一年,也該好好聚聚了。
女兒還沒來得及去看望奶奶和外公,1月23日,武漢封城,要求武漢返回人員就地在家隔離。
緊接著,十堰封城、東風公司下發防疫通知……于是,我在第一時間把家里有武漢返回人員的消息報告給了社區,進行登記,并在單位進行了報備,并自行在家隔離,截至今天,我們一家三口,已經7天沒出門。
為了安全,在本該團聚的日子里,我們也只能給孩子的奶奶、外公進行電話和視頻問候,老人也對這一切給予了理解和支持。
在此期間,當房縣一例確診病例所乘坐的武漢至十堰高鐵車次曝光后,我所在東風汽車底盤系統有限公司傳動軸工廠負責防疫工作相關負責人深夜里給我打來電話,關切詢問女兒是否乘坐了同一車次時,已是深夜,不忍心叫醒女兒,在翻到了孩子的車票后,確認并非同一車次時,一顆懸著的心也終于放了下來,也連忙給同事回復了電話。
截至目前,我們一家三口身體情況一切正常。
這個春節的日常就是每天一早醒來刷新聞,了解疫情防控最新進展;然后認真地待在家里,過著從未有過的膩在一起的時光,很美好,也很難得。
我們是一個有著三代東風人的家庭,特殊時期,認真防控,是每一個東風人的責任所在。
疫情面前,我們不孤單
郭毅 東風商用車市場與營銷領域員工
我是山西人,“回家過年”可以說是我們每個在外漂泊的游子心底的一份執念。
今年也不例外,我在年前回到了老家。但例外的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給這個春節蒙上了一層陰影。
繼23日武漢封城后,我所工作生活的城市——十堰,也在大年三十那天下令封城。
于是,我做了一個決定:大年初一取消往常拜年的慣例,不出門、云拜年,自我隔離、保護他人。
即便身邊的親朋好友不太理解,我也堅持這樣。就是在這天,我主動向社區、街道登記個人信息,并且每天將體溫數據發給防疫站和公司。
隨著疫情越來越嚴重,我的父母也加入了勸說隊伍,呼吁親人非必要不外出、不聚會,出門帶口罩,做好預防。
讓我尤其感到溫暖的是,樓道里的鄰居和朋友們并沒有對我這個“湖北人”“另眼相看”,他們給我發來的全是問候。“早點睡覺,好好休息” “斷糧了我們就給你家門口送去!”“有狀況及時說,我電話不關機。”
來自“可能感染”和“隔離”的恐懼,就這樣被擊碎了,這些問候,就是我的年!
疫情面前,我絕不孤單!我想,無論是武漢還是十堰,無論是東風還是所有東風人,一定會贏得這場戰“疫”!
“一動不動”便是對社會的貢獻
宗友峰 東風公司前瞻技術研究院員工
這個春節,我一個人在武漢度過。人生第一次這樣過年,很特別。
春節期間,我主要是宅在家,刷美劇、看看書、關注疫情,與朋友們互動,也少不了各種云聚會、電子拜年,整體上宅得自在。
我相信,減少流動和接觸就是最好的防護,“一動不動”便是對社會的貢獻。所以,我做到了不聚會,少出門,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勤消毒,每天都做好幾遍。
抗擊疫情方面,努力不添亂、不信謠、不傳謠。疫情當前,流言和驚慌比病毒更可怕。盡管我宅在家,還是通過“兼聽“和對比,堅持理性思考,努力發揮個人影響,通過微信群、朋友圈等,及時辟謠、傳播和分享理性信息,幫助大家減少恐慌和焦慮。
同時,建議大家把精力安放在更有意義的活動上,比如閱讀、思考、保持健康。這些,只能算是一位普通市民應有的基本理性,應盡的基本義務。也許,還遠遠不夠。
作為一名東風員工,看到公司第一時間捐款3600萬(馳援湖北抗擊疫情!東風公司追加2600萬元捐款!)和東風出行社區保障車隊保障居民出行,首先是感到驕傲,其次是振奮。
東風公司是中央企業,國之重器,危難當頭沖鋒陷陣,作為十四萬分之一的我,仿佛也在其中,這種情感是共鳴的。同時,企業如同個人,愛人之前先得有愛人的能力,這就需要我們每名員工“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地干事創業,讓公司發展越來越好。
只要堅持,就能迎來勝利!
張少華 東風出行巾幗司機
“大年初一,當我開車駛向街頭時,我沒忍住,放聲大哭!”今年41歲的張少華,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寂靜的武漢。曾經,熱鬧繁華的街道、活色生香的巷子,那才是張少華眼里武漢該有的模樣。
“這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這么年輕,我身體健康,我一定要上一線!”東風出行征集應急車隊的號召一發出,張少華和丈夫都報名了,趕在武漢封城前,從老家陽邏趕往武漢市區。考慮到安全問題,公公婆婆百般挽留,夫妻倆只留下一句“照顧好孩子!”就出門了。
張少華定點服務的是黃浦社區。1月27日,一對80歲的老兩口要去醫院,給老爹爹做透析治療。上午9點,張少華送老兩口到了武漢一醫院,看老人行動不方便,張少華把老人送到治療室才離開。下午4點,老人結束治療后,張少華將其接回家。
老兩口萬分感激,老婆婆更是拿了一袋自己編織的手工作品堅持要送給張少華。張少華拒絕了,她說:“無需感謝我們,這都是年輕人的舉手之勞。”這周五,張少華還將送老人前往醫院,做本周第二次透析治療。
“人都會老去的,人心始終是善良的,彼此善良就能彼此帶來溫暖。”張少華表示,在社區服務這幾天,社區工作人員也很辛苦,在疫情面前,大家都沒有退縮。
“爸媽,你們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看完讀高二的兒子發來的微信,張少華再次放聲大哭。當她抬頭,看見社區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她偷偷抹干了眼淚。
“說不害怕是假的,但我相信,只要堅持、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能迎來勝利!”言語間,張少華給人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