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要被太陽能汽車搶市場?專家稱應警惕“資本炒作”
2022/07/03 09:00
中國青年報
2922
0
近日,由荷蘭Lightyear汽車公司設計的量產版太陽能汽車Lightyear 0在西班牙納瓦拉地區進行了道路測試。
據了解,Lightyear 0在車頂、引擎蓋等部分配備了太陽能電池板,該太陽能系統可提供1.05千瓦的充電速度,累計可達10公里/小時的續航里程。
Lightyear公司稱,如果每天行駛不超過35公里,在天氣足夠好的情況下,這款車無需額外充電可以行駛7個月,太陽能電池板每年可以為Lightyear 0提供約6000到11000公里的續航里程。
值得注意的是,這款車配有60kWh的電池組,在WLTP測試中,滿電狀態續航里程為625公里。按照計劃,Lightyear 0將在今年11月前后于歐洲市場正式交付,定價25萬歐元(折合人民幣約176萬元),限量銷售946輛。

其實,早在幾年前,國內的漢能集團就與奧迪達成技術合作,提出量產太陽能汽車,但漢能集團在推出4款太陽能電池概念車后,這一項目卻無疾而終。
即將在國內上市交付的豐田bZ4X也提供了可以選配的車頂太陽能充電板。據豐田汽車介紹,這塊太陽能板一年內轉化的電能大概能跑1750公里左右,可以在發生災害等緊急情況時,通過太陽能充電作為電源使用。
中國科學院院士、太陽能光伏專家李永舫曾表示,太陽能的能量密度比較低,要完全依賴太陽能充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初期,太陽能充電技術可以作為電動汽車的一個補充,比如原來沒有太陽能電池能開200公里,用了太陽能就能開300公里。”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太陽能汽車不是一個“新物種”,在光伏產業開始蓬勃發展的十幾年前,車企就在研發、試制太陽能汽車。“目前,純太陽能汽車還是個偽概念,Lightyear 0也不過是加裝了太陽能電池板的電動汽車而已。”
這位人士還稱,最近Lightyear 0以“全球首款太陽能汽車”的名頭頻頻登上熱搜,是一個怪現象,或有資本在背后炒作。“國內汽車企業不必在意這種炒作。純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增程式電動車、氫燃料電池車這些產品,國內企業都在研發,加裝太陽能電池板的電動汽車也早就有了。在新能源汽車技術上,中國企業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盡管‘太陽能電池車頂’的概念風已經刮了很久,但至今為止,太陽能汽車都無法成為交通運輸中的主力參與者。”在資深汽車媒體人、汽車行業分析師楊小林看來,太陽能汽車聽上去很環保、很節能,但以目前的技術來說,太陽能電池板的實際使用效率實在不高。
楊小林認為,如果車企解決不了轉化效率、生產成本和設計的問題,以太陽能作為主要驅動能源的新能源汽車可能真的要等到幾十年之后了。“可以設想,如果材料科學真的發生重大突破,電動汽車產業鏈會被顛覆,動力電池上下游和補能產業將被重構。”(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王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