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讓東風更“智慧”
(記者 趙巧煥)未來的汽車生活是什么樣呢?當我們談起未來,總有無數暢想、無數期盼。
“十三五”時期,面對行業多元化競合挑戰,東風立足客戶需求,著眼全局大勢,努力為用戶提供全方位優質汽車產品和服務。通過數字化轉型,推動智慧汽車和智慧出行落地,是東風重要的著力點,亦是東風面向未來發展的新動能。
2020年初,東風公司戰略研討會上,東風數字化戰略框架1.0正式發布,定義了東風未來在智慧汽車、數字化研發、智慧制造、數字技術平臺、數據組織人才驅動力等13個領域的理想姿態。
全面發力智能賽道,全方位構建智能生態,東風在數字化轉型道路上闊步前行。轉型的累累碩果,讓東風更“智慧”。
車機更智慧 創造美好汽車生活
早在2009年,國家將物聯網納入新興戰略產業;同年,車聯網概念也被正式提出。
這是一顆巨變的種子,以驚人的速度不斷生長。2010年代,越來越多的數字化技術在產品上應用,接受市場檢驗。
面向不同的場景需求和市場需求,東風公司“十三五”大規模布局智慧汽車產品和智慧出行、智慧物流業務。
其中,終端消費者感受最直觀的,就是智能車機系統與智能輔助駕駛系統。
東風風神智能車機系統WindLink于2015年推出1.0版本,隨后不斷升級。2019年,WindLink 4.0搭載在東風乘用車戰略車型風神奕炫上,帶動東風風神當年銷量收獲8.5%的逆勢增長。
如今,WindLink人工智能車機系統用戶數已突破十萬大關。今年“雙11”,東風乘用車WindLink流量產品成交1577單。至此,WindLink智能車機系統不僅為提升產品力添磚加瓦,也成為一個獨立的利潤增長點。
如果說智能車機試圖打造“千人千面”的智能服務,那么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就是試圖打造眾望所歸的“傻瓜式”駕駛體驗。
AEB-P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CC-S&G帶啟停自適應巡航系統、ICA智能領航輔助系統……近兩年來,諸多智能技術搭載在風神奕炫、風神AX7等車型上,為東風風神產品競逐市場提供了更具競爭力的智能配置。
智慧汽車的高級境界,是自動駕駛。“十三五”期間,東風自動駕駛技術快速發展。
從斬獲2016中國智能汽車大賽(CIVC)無人駕駛領軍獎的東風風神AX7無人駕駛樣車,到2020年在疫情期間擔任消殺作業的Sharing-VAN,東風公司技術中心打造的無人駕駛車輛已經走出試驗區,邁出了商業化運營的步伐。
在武漢智能網聯測試示范區,東風智能網聯汽車正在示范運行;多輛東風無人駕駛集裝箱卡車在我國第一個“5G+無人駕駛賦能智慧港口”示范項目中投放;智能對點物流貨運平臺Sharing Box具備開放共享和可變換性能,可適應校園、景區、體育場等多種場景……
以場景需求驅動智慧汽車的研發,并最終助其實現場景收益,形成閉環,這是東風公司構建的基于場景驅動的整體解決方案。為此,產品之外,東風公司以更開放合作的思路開展跨界合作,致力與城市、企業構建創新價值共同體。
2019年4月,東風公司與襄陽市政府、華為公司共同簽署“智行隆中”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2019年6月,東風公司與騰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包括自動駕駛在內的七大領域展開密切合作,共建“汽車產業互聯網生態”。
2020年9月,東風公司與即聯即用中國(Plug and Play China)共同出資成立即聯即用(武漢)科技創新有限公司,以“產業+城市+科技”的區域協同創新模式,打造輻射華中地區的多產業聯合創新平臺。
立足當下,心懷遠方,打造未來汽車生活,東風正闊步向前。
制造更智慧 煥新企業全價值鏈
新興技術對汽車行業的沖擊,體現在產品上,也體現在價值鏈運營上。
這是挑戰,也是機遇。汽車行業競爭日益加劇,消費者個性化需求日益豐富,誰能夠更快速精準地滿足客戶需求,誰能夠更有效地把控全價值鏈的效率與效益,誰就能勝人一籌。
信息管理、智能設備、數據分析……“十三五”期間,東風相關業務單元從各個角度應答智慧制造。
比如,把個性化需求帶入工業化生產。2017年,東風乘用車便試水“私人訂制”。如今,科技包、運動包等個性加裝包幾乎成為新車型的標配選項。相應的,混流生產、快速交付的復雜度也隨之提升,信息化管理技術的導入就成了破解難題的密鑰。
2017年四季度,東風商用車聚焦“更短的交車周期”推進CtC交付改善項目,將原本20到30天的交付周期縮短至15天,包括BOM數據支持組、流程與IT組等六個工作小組通力合作,在更快交車周期和供應鏈穩定運作間兼顧平衡。
東風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承接建設東風日產常州工廠自動化生產線,調試過程中運用虛擬調試、動態分析、仿真模擬等先進技術。用智能技術生產智能設備,在東風裝備,更多智能化設備走向市場。
在這些直觀可見的改變之外,東風也在做更深度的嘗試。
2020年東風智能制造大數據創意大賽要求,參賽選手要依靠東風乘用車焊接車間相關數據開展分析,進行建模及異常歸類統計,意在挖掘數據價值,積攢更多大數據應用經驗。
“大數據和數字化是汽車行業的關注點,也是開啟汽車行業未來新征程的金鑰匙,傳統汽車企業需要借力大數據解決‘卡脖子’問題,實現精準制造。”當然,制造之外,大數據亦可應用于商企、研發、供應鏈等諸多領域。
東風商用車完好率中心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采集駕駛員行為、里程等車輛在行駛環節的各種信息,幫助客戶實現100%車輛完好率;還可以利用大數據精準定義客戶需求,支持后市場商品不斷創新,降低客戶綜合運營成本。
東風日產數據服務有限公司可實現全網本品報價數據采集以及監控,為線上用戶提供最為全面的報價數據,為區域督導提供多維度的統計及分析;可以實現全網競品報價采集監控,讓區域督導掌握競品最全面的報價數據,以快速應對競品價格異動帶來的影響。
東風新能源車監控平臺接入了東風旗下新能源車的實時狀態數據,車輛狀態數據由車載工具收集,并每十秒發給新能源監控平臺。通過監控平臺,可以看到所有車輛的實時狀態,還可利用大數據技術繪制出車輛運行的熱力圖,根據熱力的集中度推薦服務站、充電樁的位置。
……
信息管理、數據挖潛,讓汽車制造與服務更精準、更靈敏、更個性、更貼心。這些改變,或許將進一步加劇汽車行業的淘汰賽,但也將成就未來汽車企業無可替代的競爭力。
管理更智慧 知己知彼“云端”決勝
2020年,疫情生動地考驗了東風公司數字化管理水平。
面對突發的疫情,東風公司3天上線集團防疫信息采集系統;2天內上線“防疫復工”網站,實現了集團防疫外送信息的集中管理、集中共享,減少職能部門大量重復工作;7天內,快速構建公司投資票決、人事任免票決、民主推薦票決三個系統,確保重大決策不斷檔。
早在2016年,圍繞“打造數字化能力,助力東風公司實現突破式發展”愿景,東風公司明確了構建集團管理數據倉庫、提升主營業務信息化水平、建設東風網聯汽車服務平臺、建設集團共享基礎設施平臺、優化集團信息化管理體制等任務。
至今,東風集團管理運營控制平臺MOCS V1.0已經完成二期建設及上線,覆蓋經營管理、財務、科技工程、戰略規劃等7個職能部門、11個業務領域,打破信息孤島和管理壁壘,實現數據共享,減少數據重復采集。
作為集團管理數字化的有效工具,MOCS將以數據為抓手,做到管理上的互聯互通,最終實現“知己知彼,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加快東風集團總部向智慧型、價值型、賦能型總部轉型。
集團管控信息化項目中,人事領域信息化建設、財務領域信息化建設尤其值得關注。
人事共享服務中心系統項目秉持“效率倍增、成本減半、規范達標、客戶點贊”的目標,高效推進職業資格考評應用、招聘應用、人員入轉離管理、薪酬核算管理、服務呼叫中心、人事檔案管理、人才GPS、人資診斷與評價等12個共享模塊上線運行。
為支持財務由“事務性”向“智慧型”轉變的業務目標,近兩年來,東風公司財務領域信息化建設從橫向(從核算會計向管理會計擴展)、縱向(從集團總部向下屬單位延伸)兩個方向上不斷深化。2020年,集團合并報表系統正式上線使用,覆蓋集團全部658家核算口徑單位;MOCS財務駕駛艙建成,覆蓋損益、資金、稅務、金融、產權領域分析;集團稅務分析系統建設已啟動,將覆蓋集團下屬所有單位,為各單位的稅務籌劃、稅務風險管理提供支撐。同時,公司財務共享中心還將引入財務機器人,進一步提高共享效率。
這些,都將為東風精準化運營管理和高質量發展打下基礎。
千頭萬緒“云端”抓。相比職能部門信息化建設,各類信息化基礎建設——為數字化業務提供豐富的算力及服務支撐的東風云、增強集團數據一體化協同能力的“兩地三中心企業網”建設、集團廣域網管理平臺建設、對接各工廠生產設備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東風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云平臺建設等,更為艱難繁復、更為任重道遠。
但它們所指向的未來,令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