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將在中國生產出口歐洲的電動汽車
12月3日,大眾汽車發布聲明表示,旗下的西班牙子品牌Cupra,將在大眾汽車位于安徽的一家合資工廠生產首款電動SUV車型Tavascan。此舉意味著大眾汽車將效仿特斯拉、寶馬等其他汽車制造商,從中國向歐洲出口電動汽車,因德國國內市場產能有限。
Tavascan車型的生產硬件和軟件平臺與ID.家族車型相同,預計將于2024年投放歐洲市場。

大眾汽車表示,公司在規劃生產時,安徽工廠具備合適的產能和技術。大眾汽車補充道,它沒有計劃在中國生產其他車型用于出口。
大眾汽車公司正在制定其五年財務計劃,以決定哪些新車型將在哪些工廠生產,以及到十年計劃中期在這些地方投資多少資金。這些決定取決于即將推出的電動車型的軟件平臺,該公司已多次推遲。
普華永道(PwC)分析師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到2025年,中國制造的汽車在歐洲的銷量可能高達80萬輛,其中大部分是純電動汽車。
在這80萬輛可能在中國生產并銷往歐洲的汽車中,約33.3萬輛將來自特斯拉、寶馬和雷諾集團等西方汽車制造商,這些公司目前都從中國向歐洲出口電動汽車,包括特斯拉Model 3、寶馬iX3和達契亞Spring。
普華永道表示:“盡管中國制造商在歐洲銷售越來越多的純電動汽車,但歐洲和美國制造商正越來越多地將其純電動汽車生產轉移到中國。”
從燃油車時代到電動車時代,以特斯拉、大眾、寶馬為代表,全球汽車供應鏈重心正在轉向中國。
對于特斯拉來說,上海工廠對其至關重要。該工廠2018年在中國建廠。今年9月,特斯拉中國交付量超8.3萬輛,環比增長8%,刷新其月度交付紀錄。以此來算,今年前三季度特斯拉中國交付超48.3萬輛。其前三季度全球交付量中,超過一半來自上海工廠。
另據媒體報道,寶馬集團在10月宣布將MINI電動車生產線從英國遷移到中國。此前,本田于2016年關閉了英國工廠。
中國新能源產業和智能汽車制造業,在極速發展中有望實現彎道超車。在關鍵芯片和技術的持續提升的情況下,中國有望改寫過去百年以歐美為主導的汽車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