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再迎重磅消息,廣東放寬上牌指標限制
11月9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城市消費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下稱“通知”),該通知共制定了9大項26則實施措施,其中最引起市場關注的是擴大汽車消費。
通知表示,逐步放寬廣州、深圳汽車上牌指標限制,釋放消費需求。大力推廣節能車、新能源車使用,2021—2022年,廣州市配置節能小汽車增量指標增加至8萬個;深圳市進一步放寬新能源小汽車指標申請條件,取消社保條件等限制,促進新能源小汽車銷售。
此外,廣東還將完善汽車銷售網點布局,鼓勵新能源汽車、高端進口汽車網點進入核心商圈布點,引導汽車生產經營企業下沉縣域等三、四線城市市場。
廣東采取放寬上牌指標限制無疑會促進汽車消費,這也與廣東是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較高的城市之一有一定關系。

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20年深圳與廣州分別位列中國新能源汽車區域銷量排行榜第三與第四名,銷量分別為7.59萬輛與5.33萬輛。
今年前三季度,廣州與深圳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數據表現也十分亮眼。據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廣州的新能源乘用車終端銷量分別為9.99萬輛、7.5萬輛,尤其是深圳,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僅次于排名第一的上海。
并且,在今年第三季度,深圳已超過上海,成為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售滲透率最高的城市。據數據顯示,今年9月,深圳市新能源乘用車銷售占比達46.26%,上海市為43.39%。而在今年1月,廣深的新能源乘用車銷售占比分別僅有10.17%和18.93%。
亮眼數據的背后離不開廣東一直致力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以肇慶高新區為例,目前,該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已納入廣東省政府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汽車)集群的重點區域布局,發展的領域主要包括智能網聯新能源整車、動力及儲能電池、汽車關鍵零部件等領域。
像寧德時代、小鵬汽車等新能源汽車行業紛紛在肇慶建設工廠,如今年2月,肇慶高新區與寧德時代簽訂合作協議,成立瑞慶時代鋰離子電池生產項目,首期計劃投資120億元,設計產能為25GWh。而小鵬P7的誕生地也正是肇慶工廠。
廣東配套基礎設施也較為完善。2020年,全省建成充電站1490座,建成分散式充電樁約35萬個,滿足全省約41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珠三角地區公共充電樁與電動汽車比例不低于1∶5,粵東粵西粵北地區不低于1∶7。
此外,廣東還出臺相關政策加大充電樁(站)建設力度。《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要適應新能源汽車和寄遞物流配送車輛需求,優化社區、街區、商業網點、旅游景區、度假區等周邊地面及地下空間利用,完善充電電源配置和布局,加大充電樁(站)建設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