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公司首場心悅下午茶-科技青年人才交流活動舉行
開門問策 共筑“科技躍遷”之基
12月3日,公司首場心悅下午茶-科技青年人才交流活動舉行 記者 趙玉芳/攝
科技青年人才代表各抒己見 記者 趙玉芳/攝
(記者 趙玉芳)12月3日,公司首場心悅下午茶-科技青年人才交流活動在武漢舉辦。13位平均年齡30歲的公司科技人員,與公司人力資源部相關負責人面對面,交流工作與成長中遇到的問題。
參加交流的科技人員,來自東風商用車、東風特種裝備事業部、公司技術中心、東風鴻泰公司、智新科技等單位科研領域,在動力總成開發、整車安全、智能網聯、電器、信息化等方面有多年工作經驗。
此前,公司董事、黨委副書記黃偉已與公司科技領域10位領軍人才進行了座談交流。此次公司人力源部組織與青年科技人才交流,是基于公司事業發展緊迫性和人才隊伍建設重要性的要求,旨在解答科技青年人才遇到的共性問題。
讓科技人才心無旁騖搞科研
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11月底,湖北省委人才工作會議召開,強調要舉全省之力打造全國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進入 “十四五”,深刻洞察汽車產業發展趨勢,東風公司提出,要把科技創新放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加快向卓越科技企業轉型,并發布科技創新“躍遷行動”。要實現這些目標,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成為重中之重。
公司“十四五”規劃指出,到“十四五”末,公司科技人才占比提升到1/5左右,“五化”人才規模倍增、占科技人才比重達到1/3,培育一批行業TOP30人才。
“十四五”已經開局,發展刻不容緩。公司人力資源部相關負責人在交流會上說:“為了給公司科技創新‘躍遷行動’提供助力,人力資源部要全方位做好服務,了解科技領域的員工在想什么,有什么困惑,有什么期待,讓科技人才心無旁騖做研發,做創新。”
12月1日,公司人力資源部聯合公司技術中心和人事共享中心成立的“東風科創學堂”,就是支撐公司“科技躍遷”的切實舉措。來自東風商用車技術中心的陳旭是學堂首期五化特訓營數字化班的一員,他說,“五化”人才內訓的課程與當前的工作內容緊密相關,指導性、實用性非常強,非常慶幸能進入這個平臺學習。
此次交流中,陳旭也代表部門員工提出了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特別想詳細了解,集團的人才規劃、科技人才的發展通道是怎樣的?”陳旭表示,大家對公司的專業和管理職級通道有一定了解,但更想了解集團針對科技人員的更詳細具體、定制化的培養和發展路徑。
公司人力資源部相關負責人解釋說,公司科技人員主要有三種發展路徑,一種是完全的專業路徑,一種是專業技術管理路徑,第三種是純粹的管理路徑,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專長選擇更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
據介紹,近年來,公司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有許多新舉措,包括實施海外人才培養計劃,“青苗人才”培養計劃,持續完善公司級“專家庫”,持續深化三項制度改革,不斷激發人才活力,為發展注入動力。
“目前公司對‘青苗人才’的追蹤和管理有一定的不足,后續會不斷完善,通過組織系列活動,對涌現的有代表性的人才,分技術路線和管理序列兩種路徑,打通他們的快速成長通道,為他們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解答大家的疑惑。
“是否有跨領域工作的機會?”“有些比較傳統或者非常細分的專業,很快就達到崗位瓶頸,看不到發展的方向,怎么辦?”面對“五化”趨勢深入演進、公司事業新的布局,東風商用車商品開發部陳江波提出了很多研發人員共同的心聲。
“你們遇到的問題,公司科技專家、領軍人才也遇到了,他們的經驗可以為大家提供借鑒。”人力資源部相關負責人說,汽車行業是實業,需要大家沉下心來做技術積累,這個基礎沒變。目前產業變革加劇,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很多新技術需要跨領域、交叉學科的知識,這需要大家在傳統和新興領域中找到結合點,找到傳統專業和“五化”交叉的部分,要在這種融合中找到新的技術方向。
公司技術中心的侯獻曉在疲勞耐久性仿真領域做了7年研發,目前她在行業技術變革中找到了新的結合點。“雖然專業方向更窄了,但我很有動力,也很充實。”侯獻曉分享了自己的經驗。
交流中,青年科技人員還提出了薪酬分配差異的問題。人力資源部解釋,在薪酬方面,除了集團的工資總額,在自主創新這一部分,國家是單列管理的,是開放的,這是鼓勵科技人員有更大的激情和作為。公司也鼓勵科技人員積極創新,用卓越的科技成果和發展成效來獲取更高的收入、更大的發展平臺。人力資源部強調,公司鼓勵奮斗為本和價值創造,大家提出的問題,都會認真給大家回復。
兩個半小時的交流很快接近尾聲,有些問題還沒來得及深入交流,但人力資源部的堅定回應,還是給了青年科技人員更多的指引。面向“十四五”,面對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對公司的戰略目標,科技創新是第一要務,科技人才是首要矛盾,公司會全方位引進、培養、用好人才,廣大科技人員也要努力把自己的工作進一步做實,把團隊工作做好,公司的發展向好,個人價值才能更好實現。
為建設卓越科技企業提供堅強人才保障
據介紹,深入結合公司“為用戶提供優質汽車產品和服務的卓越科技企業”的企業定位和“東方風起”計劃、“科技躍遷”行動,公司制定了“十四五”人力資源(人才)規劃。
《規劃》提出“三個堅持”,即堅持高質量發展是第一要務原則;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原則; 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原則。其中關于“創新是第一動力”的要求指出,要注重為創新人才成長發展、干事創業提供支撐,推動人才高端引領和整體開發并重。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突破,營銷創新突破,商業模式創新,核心主業及向新興領域轉型升級,營造培育創新的機制與環境。通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造就一流的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培養具有競爭力的后備力量。
《規劃》還提出了“兩個健全”。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健全創新激勵和保障機制,強化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和成果權益分享機制。
基于這些核心要求和準則,《規劃》中提出了關于科技(研發)人才培養的具體目標和舉措。《規劃》指出,“十四五”期間,圍繞科技(研發)人才,以核心技術攻關項目為先導,培養集團級科技領軍人才、骨干拔尖人才、青苗研發助手人才等若干人才梯隊,各研發單元結合自身業務需要,識別科技攻關項目,形成科技人才攻關梯隊。圍繞專業總師(工作室)平臺,選配培養形成總師、副總師、青苗總師助手的梯隊。圍繞創新科技平臺建設,推動研發單元開展校企合作,圍繞業務需要,到2025年各覆蓋單位建設校企合作平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每年推薦或自主開展校企人才合作項目。圍繞“五化”研發人才倍增,以《公司為“五化”轉型,引進、培養“五化”人才的指導意見》為依據,以“五化”、“數字化”轉型為抓手,重點聚焦“三化”即“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開展科技(研發)人才培養工作,到2025年,實現“五化”(研發)人才占比達到30%及以上的目標。
在人才的學習與發展方面,《規劃》提出打造學習型企業文化、建設一體化人才選測育用系統,從培訓共享和內訓能力建設等方面著手,建成以人才管理為核心的學習發展體系。以人力資源“三支柱”合力搭建虛擬平臺,其中科技學堂、青苗學堂直接與廣大科技人員和青年員工緊密相關。科技學堂涵蓋科技、“五化”、數字化等領域;青苗學堂覆蓋廣大青年人才隊伍培養,結合集團重點業務需要和轉型需求,通過專項人才行動建立專項學堂。
在人才激勵方面,《規劃》提出,針對研發人才推動深化項目制激勵,強化科技成果轉化分享;針對重點業務領域,如自主事業,實施“雙特”政策,實現跨越式發展;針對新興業務,實現敏捷、柔性、多元的市場化薪酬。這些舉措的推進落地,將為人才成長和公司事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據介紹,公司心悅下午茶活動也是公司人力資源部落實“十四五”人力資源(人才)規劃要求的切實舉措之一。該活動主要聚焦公司各領域員工的工作、生活,以下午茶輕松愉悅的方式,與員工面對面溝通,以溝通促改善,為公司發展、管理改善共同出謀劃策,同時提升員工“心悅指數”。這次科技青年人才交流專場是公司心悅下午茶的首場活動,活動通過朋友圈積贊、個人好物推薦、用棒棒糖投票、思維碰撞等系列趣味方式,拉近青年距離,打開青年話題。未來,這項活動會通過不斷試點優化,逐步在公司科技、營銷、制造等各領域各事業單元推行,助力公司發展,助力員工成長。公司人力資源部期待更多員工加入到心悅下午茶活動中來,表達自己,最終以員工心悅實現組織契合,為公司建設卓越科技企業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