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最優者對標 跟最強者比拼 與最快者賽跑
東風零部件高質量跑贏“上半場”,全力跑好“下半場”
截止8月7日,東科克諾爾“一廠三地”搬遷工作全部按計劃完成
(記者 高雅 特約記者 肖芳)聚力攻堅,跑贏“上半場”。7月,東風汽車零部件(集團)有限公司捷報頻傳——
在《中國汽車報》社發布的2021汽車零部件企業“雙百強”榜上,東風零部件集團首次入圍全球汽車零部件企業百強榜,位列第100位,在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百強榜中進位到第12位;
東風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重組項目在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委工作會議上,獲得無條件通過;
今年上半年,累計實現營業收入92.71億元,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向最優者對標,跟最強者比拼,同最快者賽跑。7月21日,東風零部件集團召開2021年工作會,向全體干部員工發出動員令:“堅定必勝信念,咬定全年目標,高質量打贏‘下半場’,堅決達成東風有限‘140’總裁令目標,奪取全年經營、改革、發展、黨建全面勝利。”
邁向卓越的志氣
7月19日,仲夏時節,熱氣騰騰。
這天下午,一個讓東風零部件人熱血沸騰的消息從北京傳來——東風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重組項目在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2021年第17次并購重組委工作會議上,獲得無條件通過。
“‘三年磨一劍’,感謝大家的努力和支持,我們終于取得了諾亞項目第一步的成功。”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東風零部件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陳興林說。
東風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重組項目,在東風零部件集團被稱為“諾亞709”項目。這關鍵的第一步,標志著東風零部件集團核心業務“資產證券化”加快提速,為“十四五”資產經營+資本運營雙輪驅動、跨越式發展奠定了重大戰略基礎。
三年來,諾亞項目團隊以堅定的戰略韌性,克服重重困難,堅持不懈推進各項工作。
2018年,東風零部件集團就明確了“業務歸核化、資源系統化、產品模塊化、資產證券化”的發展思路,并正式啟動資產證券化項目。
2020年3月,經受疫情重創的東風零部件集團逐步復工復產,東風零部件集團經營團隊審慎研判市場形勢,及時調整項目方案的實施路徑:把東風科技吸收合并東風零部件集團實現東風零部件集團整體上市,調整為分步實施東風零部件集團資產證券化。
2021年,東風零部件集團新任領導班子繼續堅定不移全力推進資產證券化戰略,順利實現諾亞項目第一步目標。
回首來時路,每一步都不是輕而易舉,每一步都付出了艱辛努力。東風零部件集團風雨無阻前行,堅持“業務歸核化、資源系統化、產品模塊化、資產證券化”發展思路,加快核心業務系統化整合和新事業布局,2021年多項重大項目落地——
1月,東風零部件集團通用鑄鍛分公司、刃量具分公司整體搬遷,數字智能科技項目開工建設;
3月,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與東科克諾爾商用車制動系統(十堰)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在研發、質量、市場、成本等方面深化合作;
5月,東科克諾爾武漢中心正式運營,將進一步增強技術研發實力,提升市場反應速度;
6月,首只自產鋁車輪在東風馬可迅車輪有限公司成功下線,標志著東風零部件乘用車鋁輪項目建設邁出堅實一步;
6月,東風零部件集團、法士特集團、秦川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方將在輕量化、電動化和智能制造等方面加強合作,打造更可靠、更智能的產品;
6月,東風零部件集團新能源車型控制器殼體在東風(十堰)有色鑄件有限公司成功量產;
7月,東風零部件集團所屬東風模具沖壓技術有限公司與華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圍繞1180—1470MPa超高強鋼沖壓成形技術研究項目實施和轉化;
一個個重要項目落地,是東風零部件集團科技遷躍的實際行動,也展示了東風零部件集團邁向卓越的志氣。
持續前行的底氣
2021年,又一個“關鍵時間”,整合煥新的東風零部件集團全速啟航,實現“十四五”開局首勝意義重大。然而,汽車行業芯片短缺,市況上漲,給東風零部件集團帶來了經營壓力和風險挑戰。
“誰頂住了壓力,誰經受住考驗,誰就能逆勢而上。”面對壓力和挑戰,東風零部件集團態度鮮明,提出“東風內+東風外”兩個體系雙循環,一方面深化東風內部市場戰略協同,賦能東風整車發展,一方面聚焦汽車行業主流客戶,做最懂整車的零部件供應商。
開局就是戰斗。2021剛開年,春寒料峭,東風有限副總裁,東風零部件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陳興林,東風零部件集團黨委書記蔡士龍,副總經理羅耀華等分別帶隊展開對分子公司的走訪調研,傾聽各單位市場需求,對機會和風險進行識別,積極破解制約市場突破的“瓶頸”,明確市場增收課題目標15億元,頒發戰表課題38項。
敢打、敢拼、善戰,東風零部件集團一仗接著一仗打,一關接著一關過。
——與東風商用車從戰略車型聯合開發、“急難盼”產品合作和客戶滿意度提升等方面,梳理和確認了一大批合作課題,不斷推進合作的深入。
——加強與東風日產業務交流,以高質量保障e-POWER量產、鋁車輪項目順利投產,加快推動新業務進入東風日產供應商平臺。
——在陜汽搶抓訂單,加快項目量產,通過重點市場拓展課題推進,在東風零部件集團內部推動資源共享。
——建立與東風本田采購部黨建交流平臺,共同挖掘合作課題,梳理出聯合項目6項,其中3項改善類課題,3項新業務合作課題,所有課題按計劃推進中。
——在長城市場,順利推進5項重點課題,獲取新訂單金額8107萬元。
——在東風康明斯、福田康明斯、西安康明斯、安徽康明斯等康明斯系單位,開展高層座談及技術交流,新項目、市場突破類課題按計劃順利推進。
——在東風公司總體協同下,加強與東風內部整車企業交流,開展多維度合作。
——以上海車展為平臺,積極推介東風零部件集團“五化”新成果,維護主要客戶和合作伙伴關系,擴大影響力,拓寬汽車行業合作面。
“下半年,我們將面臨商用車市場提前透支帶來的銷量斷崖式下滑、市場存量環境下的激烈競爭以及持續的‘缺芯’影響。”7月26日,東風零部件集團召開市場研發系統年中工作會,再次傳達下半年緊張的市場形勢,要求全體營銷將士“堅定不移打出去,抓住一切市場、一切機會保目標。”
將市場視為戰場,東風零部件集團有態度、有力度、有速度,正一鼓作氣,全程加速沖到底。
自我革新的勇氣
改革是一場硬仗,啃的是硬骨頭。
2020年12月28日,東風零部件集團整合煥新,“國內領先、面向國際化發展的汽車零部件科技集團”的新航向進一步明確,深化改革的重大課題“C計劃”實施方案發布,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攻堅期。
在“十四五”規劃中,東風零部件集團明確了“235方策(TTF科技躍遷促進者)”即“2個高質量發展”“3大發展策略”“5大核心技術”,構建起事業發展新格局。2個高質量發展指的是,突出核心零部件、核心裝備業務高質量發展和向股權多元化改革發展;3大發展策略指的是,“東風內+東風外”兩個體系雙循環、互為補充的市場化策略,“資產經營+資本運營”雙輪驅動發展方式轉型,“開放合作+自主創新”相結合的核心業務增長路徑;5大核心技術指底盤系統技術、智能駕駛系統技術、智能座艙系統技術、新能源關鍵技術、關鍵領域智能制造技術。
“努力把想明白、看明白的事情干明白”,近年來,東風零部件集團以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精神,運用改革的思維和手段解決事業發展的重點和難點問題,積極穩妥推進各項改革任務,以改革促經營、以改革促發展。
“我們將以改革為手段,通過調整業務布局、強化核心能力、創新市場化機制、構建高效法人治理結構,支撐‘十四五’戰略目標達成。”陳興林介紹。
改革爭在朝夕,落實難在方寸,東風零部件集團全面深化改革步步鏗鏘。
年初,東風零部件集團從“十四五”19項事業計劃課題中輸出11項事業計劃改革課題及18項改革措施和目標。
5月11日,《東風汽車零部件(集團)有限公司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發布,東風零部件集團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成立,為系統化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提供組織保障,同時明確重點改革任務、推進和監督機制,各項改革課題按月度進行監控。
全力推進東風有限“C計劃”改革課題落地,快速穩妥推進新一輪總部職能部門整合優化及職等改革工作。通過一系列改革行動,截至7月底,東風零部件集團全員勞動生產率預實比提升7.5%,人均營業收入預實比提升18.6%,人事費用率預實比下降2.6%。
“東風零部件集團將堅定不移持續深化改革。”東風零部件集團黨委書記蔡士龍表示,東風零部件集團黨委將堅持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為深化改革、高質量發展營造穩定的環境,凝心聚力打好“十四五”開局之戰。
劈波斬浪,百槳同心;爭分奪秒,盡銳出戰。面對疫情防控、生產經營的雙重任務,擺在東風零部件集團面前的是又一次重要考驗。確保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經營目標絕不動搖,“十四五”戰略規劃全面展開,重大改革課題全面落地,東風零部件集團正再接再厲,激揚斗志,錨定目標,全力攻堅,決勝下半場,決勝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