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總有人覺得,國內游不火了?
- 車型:
- 分類:
- 裸車價: 萬元
- 購于:
- 油耗: L/100km
- 購車地點: -
- 當前里程: 公里
- 養車費用: 元/月
- 綜合評分:
滿意:
不滿意:
“去浪漫的土耳其、去東京和巴黎......”
從幾何時,一到大小長假,朋友圈就固定切換成“國外游花樣展”模式,很多網友紛紛調侃:現在不出國門,都不敢發朋友圈說自己去旅游。
【1】
近兩年,境外游的火熱程度一路飆升,根據旅游網站統計:2017年,中國出境游人次超過1.3億,而2018年單春節期間,該人次超過650萬,預計到2020年,年度人次將達1.6億,而其引發的消費額將超過2萬億。
這些頗具震撼的數字,同時引起了眾多媒體的關注,所以每逢佳節,伴隨朋友圈的花式刷屏照片,各路境外游的報道越來越多......相比之下,國內旅游的信息被沖淡,久而久之,自然讓普羅大眾覺得:國內游out了。
但事實,并不是全如朋友圈展示的那樣。
國慶長假剛結束,文化和旅游部官網就發布假期旅游市場統計數據: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7.26億人次,同比增長9.43%;實現國內旅游收入5990.8億元,同比增長9.04%。而同期,出境游客只接近700萬人次。
且最近十年的公開數據也顯示,除2008年,因金融危機發生,國內旅游業收入增速被影響外,其他年度其收入增速均高于國內 GDP 的增速。
不僅如此,被很多人錯覺“不火”的國內游,已然隨著旅游行業的整體發展悄然壯大。并且不止行業本身,作為消費者的游客們也在不斷“成長”。
各大線上線下旅游平臺監測數據表示,越來越多不斷“成長”的游客從打卡式旅游轉變為體驗式旅游,尤其是自由行、定制游。
今年節后各大旅游分析報告中,也紛紛體現這一點。
據了解,假期間部分短租平臺共享民宿的預訂量,相比同期增長超過500%;而一些線上旅游平臺定制旅游銷量增長50%以上;同時官方統計,國內游中,文化參與度不斷增高,其中有超過90%的游客參加了旅游地的文化活動,體驗不同民俗、風情。
【2】
隨著旅游市場逐漸成熟,特色旅游產品不斷豐富,元素也越來越多,民宿、文化體驗......尤其是近些年興起的工業旅游,都牽扯更多跨行業企業主體依托自身優勢,給旅游市場添彩不少。數據顯示,國內近年來涌現出的工業旅游點中,年接待游客超百萬已成常態。
此前,國家就曾首批22家國家工業旅游創新單位,包括大慶、克拉瑪依等極具特色的工業案例,經過“旅游改造”后,這兩個城市一改此前干燥、荒涼的北方城市的印象,華麗轉身——“以游興市”。
從勘探到油田開始,大慶就成為國內工業城市的典型代表。而幾十年的油田開發工作,讓這個沉寂千里荒原積累了深厚且極具魅力的現代工業企業文化、與石油石化、現代工業、高新技術產業為代表的、獨特的工業旅游資源。
基于此,這座“因油而生”的城市,借著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東風轉型,將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工業資源相融合,成就了該地旅游的核心產品,實現了從“油”經濟到“游”經濟的精彩蝶變。
當然,相比于1950年代,工業旅游模式剛萌芽時,歐洲地區的汽車制造企業工業模式觀光,大慶等開創的模式、以及未來的工業旅游模式只會更為成熟、甚至更具“看點”,也更貼合“體驗式旅游”的感受。
這不僅是目前消費市場的大勢所趨,更重要的是,工業旅游的背后,是一個地區或企業的展示體驗式的旅游是向觀光者傳達其中精神和文化的最好方式。
正如郎酒董事長汪俊林在一次公開課中所表示,準備在郎酒的醬酒生產基地二郎鎮,建成全世界最好的、最神奇的、最大的白酒酒莊,將其打造成白酒愛好者的一個圣地。
在這個“圣地”中,“讓很多人免費去體驗、去喝酒”,領略四川盆地和云貴高原接壤處——赤水河的美景,同時了解傳承千年的釀造工藝,感受醬香白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當然,就像法國的紅酒 “波爾多”小鎮,和企業相輔相成,未來這個圣地極可能成為中國白酒界的“波爾多”小鎮,勢必也會帶動整個醬香行業的發展。
單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