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初西安,改造中的鐘樓商圈
- 車型:
- 分類:
- 裸車價: 萬元
- 購于:
- 油耗: L/100km
- 購車地點: -
- 當前里程: 公里
- 養車費用: 元/月
- 綜合評分:
滿意:
不滿意:

【新城區街景】新城區是西安市下轄的中心城區,亦為陜西省、西安市的機關駐地。民國十八年(1929年),區境內崇孝路(北城墻至中山門)有陜西省汽車修理廠落成,成為該區近代工業的開端。同時,區境商業繁榮,民生商場等均在此地。

【火車站附近】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隴海鐵路通車運營,西安火車站就坐落于該區。隨著交通條件的大幅改善,外埠廠商紛紛在此開設紡織、面粉等工廠。抗戰爆發,大批沿海工廠內遷,區境內的工業得到發展;形成紡織為主的工業區。

【興慶宮公園的游人】興慶宮公園位置在西安東門外,占地面積近八百畝。此地原為唐代興慶宮的遺址,五十年代末建成城市公園。興慶宮原是李隆基藩王時期之府邸,其登基后,此地被擴建為開元、天寶年間的統治中心;亦是唐玄宗與楊玉環的居住地。

【西安鐘樓郵局大樓】1958年,位于北大街1號的鐘樓郵局辦公大樓開工建設;此樓采用框架結構、建筑面積一萬五千平方米。1960年,辦公大樓落成。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騎墨綠自行車、著墨綠色制服的郵局工作人員,每天從這里奔向大街小巷。

【旅游導游吳先生和雷女士】開放初期,西安成為最早開始接待外賓的旅游熱點城市。為此,省外事辦抽調了大量的大學外語教師及大學生,從事導游工作。當時導游屬于熱門職業,出入于高級賓館、飯店;他們屬于干部身份,后多進入了旅游行業。

【鐘鼓樓附近的街道】舊時,老鐘樓周邊是城內最繁華的商圈;五十年代初期,西安建國后的首座百貨商店(解放市場,解放大樓)開業;百貨商業輻射至解放路、東大街。七十年代,來該地區購物屬于一種時尚;八十年代,該地區更加繁華。

【鐘鼓樓附近的街道】五十年代中期,西安第二家大型百貨商店建成開業;它的名字叫中山大街百貨商店,中山大街就是今天的東大街。七十年代初期,涉外單位友誼商店(后改為華僑商店)開業。此時,民生百貨大樓亦在西安城首屈一指。

【碑林區的簡易房】碑林區跨越西安城墻,分成城內部分和城外部分。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今區境歸內史杜縣管轄。西漢時期,歸長安縣管轄。歷史上,碑林區(唐朝東市)商賈云集、繁華熱鬧。隴海鐵路運營后,東大街逐漸成為商業中心地區。

【新城區的紡織廠幼兒園】四十年代中期,今新城區境有大小工廠八十余家,從業人員約萬人。五十年代,區境工業實現公私合營。六十年代,經大規模建設,三個新興的工業區落成。《西安老照片,1981年。攝影資料:PINTEREST》
(圖文部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發帖人刪除)
單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