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舌尖,承載了哪些記憶?
- 車型:
- 分類:
- 裸車價: 萬元
- 購于:
- 油耗: L/100km
- 購車地點: -
- 當前里程: 公里
- 養車費用: 元/月
- 綜合評分:
滿意:
不滿意: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覺,明明是一個沒有來過的地方,卻總覺得自己曾經來過。
有人和我說這是夢境的折射,也有人和我說這是你的慧根,不管你是如何去解讀它,在叔的理解中更多的覺得這是你眼中曾留下的記憶。
不僅僅是眼睛的記憶,同樣的事也發生在我們所有的感知器官,偶然間聽到的一段音樂讓你想起了某個地方,不經意間聞到的香味讓你想起了某個人,或者是吃到一個美食便會想起曾經的往事,而“舌尖上的故事”相信更容易喚起大家的共鳴。
味覺是個很神奇的東西,它承載著過去的回憶,記錄著時下生活的感知,融入每個人的生命里。
有趣的是,不同的人喚醒味覺的方式和開啟味蕾的“鑰匙”都不一樣,嗅覺和味覺都可能成為這把鑰匙,而帶來嗅覺或者味覺這把鑰匙的有可能是辣椒,也有可能是麻椒,甚至是酸甜苦辣中的其他感受,當然,還有些人的“鑰匙”還有可能是茶、咖啡或者一杯美酒。
我出來混的年紀比較早,高二的時候就背著畫板獨自去西安求學,沒家長照顧的日子每天打游擊似的吃小店、吃路邊攤,大鍋燉煮菜做成的花干夾饃,掰碎了的下湯煮的泡饃,以及一勺勺舀出帶著熱氣的甑糕,都成了我接觸外面世界味道的開始。

直到后來幾年,我在陜博看文物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烹飪美食的器具叫做甑,它便是我愛吃的甑糕數千年前烹制器具的原型。

在上海生活了二十幾年,有人說我是新上海人,我始終不敢承認,但我的胃告訴我,我真的屬于新上海人了。
我覺得北方人對上海菜有很深的誤解,在他們眼中上海菜就是甜的代名詞,可是問他們吃過什么正宗的上海菜館子時卻又不說不出個一二三。和我一樣,剛到上海生活時,也被路邊的各種野路子上海菜館子傷過,總覺得每道菜都甜的很奇怪,后來直到去過上海人家庭中做過客,去過進賢路上吃過老上海的館子,才知道原來糖在食材的運用中可以起到靈魂的作用,而那些請不起上海廚子的各種小餐館里的后廚們,在他們眼中似乎覺得只要在炒好的菜里撒把糖就是上海菜了,而那些北方人卻不知道自己誤解了上海菜這么多年。

最近這些年全球走了不少國家,吃了各種大餐、小餐、路邊餐,我的口味越來越復雜,能打動我的美食也越來越少,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壞事,好事是我對食物的要求越來越高,壞事是容易忘掉簡單的味道。

每次和友人聊起食物,我都能深切的感受到:回憶的味道是簡單的,當下的味道是復雜的。
(此文章圖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圖片來源于叔式生活及網絡)
單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