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都內的深山幽谷,小石川后樂園
- 車型:
- 分類:
- 裸車價: 萬元
- 購于:
- 油耗: L/100km
- 購車地點: -
- 當前里程: 公里
- 養車費用: 元/月
- 綜合評分:
滿意:
不滿意:
十二月的東京,還不算很冷,天氣好的時候,陽光暖暖地灑下來,正是散步庭院的好時候。
從后樂園車站下車,不到10分鐘,就來到了位于東京都文京區小石川町的“小石川后樂園”。這是一座典型的池泉回游式的日本庭院,即庭院中央有一個大池塘,池中建有一個小島,有小橋有奇石,周圍是花園小徑,游客可以繞著池塘觀賞景致。
小石川后樂園初建于江戶初期的1629年,由水戶藩第一代藩主德川賴房興建,直至1634年才完工。1661年,德川光國繼承藩主之位后,又對庭院進行了改造與修繕。作為德川光國的私人庭院,小石川后樂園曾向市民開放參觀游覽,但到了三代綱條時代,園內開始荒廢,接著又經歷了多次大地震及德川幕府的衰落,庭院內的一些景觀受到了破壞。明治維新后,后樂園成了兵部省造兵司用地,之后又改稱為東京炮兵工廠,變成了陸軍省管轄范圍,經常作為國際性招待宴會的場所。
1923年3月7日,小石川后樂園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家史跡和名勝,1952年根據日本的《文化財產保護法》被指定為日本的國家特別史跡和特別名勝?,F如今,已成為日本代表的庭園之一。
日本庭院里的“中國韻味”
日本平安時代的《作庭記》中曾記載,日本庭院多將實景壓縮成三分之一后進行再造。小石川后樂園里,隨處可見的透著中國文化韻味的景觀就體現了這一特點。
從西門入園后走幾步,便會看到西側的一處池水中設有小小的長堤,名為“西湖堤”。顧名思義,這座長堤仿造的就是杭州西湖的蘇堤,但是尺寸上更加狹窄,只有1米來寬,上面的石橋也十分小巧。再向前游覽,不出一兩分鐘又會看到一大片池子,池中設有“蓬萊島”。傳說,“蓬萊島”是中國古代渤海灣上一座神仙島,島上仙人種有長生不老藥。
西湖堤
池水南邊有一片蓮池,與蓮池相連的是兩座并列的土山,被稱為“小廬山”,自然也是源自江西廬山之意。
另外,園中的“圓月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中國江南常見到的石拱橋。這座單孔半月石橋之所以叫“圓月橋”,是因為半圓形的橋拱與水中的半圓形倒影能合成滿月的形狀。
小廬山
圓月橋
不但是仿景,從景觀名稱上,也能深深感受到當時日本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唐門”,表現了對唐代建筑的追憶,“得仁堂”與“涵德堂”,蘊含著對古代儒家文化中的“仁德”之理。其中“得仁堂”內曾供奉伯夷、叔齊的木雕,也是園內最古老的建筑?!鞍素蕴谩?,則體現了易經理論的實踐。就連庭園名稱中的“后樂”二字,據說也是出自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來自明朝的設計師
庭院中這些與中國相關聯的景觀,多半出自明朝遺臣朱舜水之手。朱舜水名之瑜,字魯玙 ,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學者,“清初五大師”之一。明朝滅亡后,他曾為反清復明費盡心力卻一直未能成功。1659年,已經年近60歲的朱舜水逃亡至日本長崎縣,后被水戶藩第二代藩主德川光國迎至江戶并加以重用。小石川后樂園的改造修建也是在其指導下完成。
1669年,朱舜水應邀游后樂園并寫下《游后樂園賦并序》,成為后來研究后樂園歷史不可或缺的珍貴資料。相傳小石川后樂園原名“后樂園”,也是朱舜水所起。
大泉水旁的蓮池
楓葉映襯下的渡月橋 小石川后樂園Twitter圖
其實不光充滿了各式中國元素,后樂園還利用“仿景”技術仿照了許多日本的名景建造,比如緊靠著西湖堤的渡月橋,就借鑒了日本京都嵐山的渡月橋,此外,大堰川、龍田川、愛宕坂、清水觀音堂,也都按日本各地景觀進行仿制建造。
鬧中取靜的凈土
環顧四周,可以發現整個小石川后樂園都被包圍在一片現代化的高樓大廈之中,是喧囂的城市里一片難得的 “凈土”。同時,日本庭院多以小巧精致為特點,很少會添加田園景觀,但后樂園中卻有田舍景觀:稻田、菖蒲田、藤架……漫步其中,仿佛回到鄉間小道,心中不由慢慢放松下來。
這里不單單有遠道而來的游客,還有許多身著西裝革履的上班族趁著工作休息之余來這里放松。他們坐在池旁的座椅上,靜靜地望著池中的美景出神,似乎在享受片刻寧靜的同時,也感受到了 “傳統與現代”共存的意義所在。
庭院中心的池塘——“大泉水”,四周可以看到現代化的高樓
離開后樂園朝車站方向走去,遠遠就看到東京巨蛋與一旁的游樂場,過山車橫沖直下的隆隆聲伴隨著游客的尖叫聲,把人從剛剛的賞庭之閑再次拉回到現實生活當中。想起蘇軾《靈壁張氏園亭記》中的一句話:開門而出仕,則跬步市朝之上,閉門而歸隱,則俯仰山林之下。在出園歸家的路上,我仿佛終于理解到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圖片來源于澎湃新聞及網絡)
單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