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的文化之旅
- 車型:
- 分類:
- 裸車價: 萬元
- 購于:
- 油耗: L/100km
- 購車地點: -
- 當前里程: 公里
- 養車費用: 元/月
- 綜合評分:
滿意:
不滿意:
到鄂爾多斯來避暑、體驗文化,是當地人對外來游客的一句深情邀約。夏日的八月,當中國很多地方正在經歷高溫酷暑的時候,鄂爾多斯的空氣中透著一股涼意。
走在康巴什的大道上,鄂爾多斯圖書館、博物館、大劇院從身邊經過,讓來到這里的人仿佛置身于文化的殿堂。有不少人對鄂爾多斯的印象仍停留在“煤城”,事實上,這里的休閑旅游和文創產業已經發展得如火如荼。
文創產業尋蹤跡
不久前,“文創鏈接未來”創投高峰論壇暨第三屆鄂爾多斯國際文化創意大會在鄂爾多斯舉行,會展中心里面,文化旅游融合、非遺及民族手工藝品、文化創意產品等8個展區所陳列的物品,吸引了眾多觀眾前來。
鄂爾多斯人李先生,趁著周末帶著8歲的女兒來到了展會現場,看到了如此豐富的文創產品,他向記者說道:“雖然自己生活在鄂爾多斯很多年了,到這里才發現,原來鄂爾多斯的文化如此豐富多彩,精心制作的文創產品也很有吸引力。”
白天的鄂爾多斯,走在路上能嗅得到草原文化的芳香;夜幕降臨,鄂爾多斯人的文化生活,是另一番景象。
鄂爾多斯大劇院的晚上,偌大的歌劇廳,座無虛席,這里正在上演的是當地自制的民族樂舞《天驕圣地·鄂爾多斯烏音嘎》。12則曲目,看似獨立卻又環環相扣,講述了鄂爾多斯風情的方方面面,時不時引來觀眾的陣陣掌聲與喝彩。直到尾聲,現場觀眾不由自主地和著節拍,久久不愿離開。
如此備受歡迎的文化產品,也正是鄂爾多斯近年來轉型發展的一個縮影。
當地發展曾主要靠“羊、煤、土、氣”,如今,鄂爾多斯以獨特的文化旅游資源為基礎,開發了一系列文創紀念品。其中,鄂爾多斯禮物濃縮了鄂爾多斯獨具特色的精神內涵和文化品質,向世人展現出鄂爾多斯的多面風情。
鄂爾多斯是一座建在沙漠上的城市,擁有享譽世界的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以此為契機,其所開發的沙漠生態文化創意產品和項目,也備受矚目。
鄂爾多斯市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喬明表示:“鄂爾多斯近年來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方面成果顯著,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先后投入近4億元扶持近300多家企業和項目,推動300多億元民營資本投資文化旅游產業。”
博物館中找答案
鄂爾多斯,在蒙語中意為“眾多的宮殿”。鄂爾多斯博物館,便是這眾多宮殿中諸多寶藏的集結地。

蒙古風情吸引眾多游客前來鄂爾多斯旅游 鄂爾多斯市委宣傳部供圖
這是一座很有特點的博物館,身還未至,只觀其表,便已墜入想象的海洋。鄂爾多斯博物館的外觀似一塊巨大的棕紅色磐石,象征著鄂爾多斯地區特有的紅色砒砂巖和鄂爾多斯人堅毅的精神。
時值暑假,博物館中人氣很高,有很多父母帶著小朋友來到這里。
據介紹,自開館以來,博物館累計已經有200多萬人次前來參觀。從這座建筑中,我們讀出了鄂爾多斯的前世與今生,也對鄂爾多斯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鄂爾多斯地處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交錯地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氣候造就了鄂爾多斯的獨特文化,使之成為了農耕文明的沃土、畜牧文明的搖籃、北方民族馳騁的遼闊舞臺。
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對外來文化的兼收并蓄,使歷史悠久的鄂爾多斯文化敦實厚重、異彩紛呈。
馬頭琴是蒙古族音樂的重要樂器,在博物館中,展柜里的一把馬頭琴前聚集了很多觀眾,它靜靜地向大家講述著第一把馬頭琴誕生的歷史。
移步博物館的一層文創商品區,一個木板拼插馬頭琴的文創產品也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從展柜中的馬頭琴,到大劇院舞臺上演奏用的馬頭琴,再到文創產品里的馬頭琴,雖然使用的環境不一樣,但蒙元文化正沿著這樣的一把把馬頭琴傳承了下來。
鄂爾多斯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保留了13世紀蒙古族最為完整的宮廷文化、祭祀文化、婚禮文化等,成吉思汗陵800年不滅的圣燈,記錄著達爾扈特人的忠誠和堅守。
在喬明看來,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支撐其發展的資源和環境,文化創意產業亦是如此。2017年,鄂爾多斯建設了文化信息資源大數據平臺,對鄂爾多斯優秀文化信息資源進行數字化采集、梳理、加工、儲存和發布,建成了供給側的數字文化資源庫、素材大數據庫。

鄂爾多斯博物館與圖書館 鄂爾多斯市委宣傳部供圖
發展旅游引客來
查閱鄂爾多斯的統計資料發現,有一條數據十分亮眼:2018年,鄂爾多斯共接待旅游者1453.8萬人次,同比增長18.3%;實現旅游收入441.3億元,同比增長16.7%。
越來越多的人通過走近鄂爾多斯而進一步了解了這片土地;這里的人民,對這片土地充滿了熱愛,他們身上的熱情好客也打動著隨之而來的遠方客人。
鄂爾多斯集天驕圣地、民族風情、大漠風光、休閑避暑于一體,對外地前來的游客來說,這些多面風情,無疑具有很強的吸引力。蒙古帝王祭祀文化、宮廷文化、傳統草原游牧文化,每一點也都足以讓游客流連忘返。
干凈整潔的街道、極具歷史與現代設計感的建筑,讓人來到這里十分愜意。庫布其沙漠的治理初見成效,讓更多的人愛上了沙漠旅游,響沙灣景區已經聲名遠播。
豐富多彩的文創產品通過旅游融入到萬千大眾的生活之中,當一個游客帶著鄂爾多斯禮物離開這里的時候,他帶走的,不只是一個物品,更是一種經歷和情感。對于文創產業的發展,旅游是不可替代的一環。
“旅游是跨地域的人口流動,人們最能感受到文化的差異,因此也十分有利于文化交流與傳播。發展文創產業要弄清市場形勢,也就是知道為誰而做。”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蔡家成表示:“鄂爾多斯近年來的轉型發展贏得了大家的認可,在接下來文創發展的道路上,需要繼續研究今天的受眾群體,服務于本地和外來的大眾,希望鄂爾多斯的文創之花開得越來越香。”
單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