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延期但有了明確“截止日”降本提質車企打造“硬實力”
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落靴,但如何轉化,才剛剛開始。6月21日,國家財政部發布《關于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公告》明確,從2024年初到2026年底,購置新能源汽車有不同程度減免。
政策利好背后,全新挑戰隨之而來。利好在于,即將在2023年底結束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再次得到延續,有利于新能源汽車穩定發展。挑戰則在于,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有了明確“截止日”。即,從2027年開始,新能源汽車要與燃油車展開純市場化競爭。如何破局?廣東是全國汽車產銷第一大省,廣州是國內汽車產銷第一城,大灣區汽車產業一舉一動,備受關注。
將政策轉化成產品力,大灣區汽車產業一方面要明確新能源汽車發展方向,另外一方面要在成本控制上與時間賽跑。
【應對】
“成本控制”首當其沖
目前,汽車購置稅是按照10%征收。按照目前新能源乘用車集中的15萬-30萬元成交價區間計算,到2027年,消費者要增加1.5萬-3萬元購車成本。
擺在大灣區汽車企業面前,有兩個選擇:自己消化,增加成本,降低毛利率;轉移給消費者,市場份額或受到影響。此時,擁有強大盈利能力和成本控制力,便擁有更大的定價權。
技術全棧自研、核心零部件可控、供應鏈齊整、規模效應和基于規模效應的采購議價能力,都可以讓汽車企業壓縮制造成本,提升效益。
事實是,大灣區汽車企業已經行動起來。根據最初規劃,2023年,廣汽埃安“既要銷量,又要利潤”。但當國內車市出現大范圍降價,廣汽埃安迅速調整車型售價,先求銷量,再爭取利潤。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的“科技降本”,讓廣汽埃安有寬裕空間應對外部市場變化。
今年1-5月,比亞迪累計產銷超過100萬輛,同比增長97.7%。成本控制,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今年,比亞迪先后推出漢冠軍版、宋Plus等車型的換款,售價比合資同類車型低3萬-5萬元,引發行業關注。
未來,當新能源汽車與燃油車展開純市場競爭,成本控制愈發重要。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表示,讓消費者接受新技術新產品,“不是在制造成本上有優勢,就是在使用成本上有優勢,或者基于上述兩者的綜合成本有優勢。”

【競爭】
“油電同價”成常態
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退出會產生鏈式反應,不光是反映在定價權掌握上,還會延伸到行業格局上。未來數年,“油電同價”將在更大范圍內進行。
到2027年,新能源汽車如要繼續保持對燃油車的競爭優勢,需要主動改變,將“油電同價”貫穿車輛使用全生命周期內的每一個環節。在市場中,從拼營銷、拼人設、拼科技創新等軟實力,轉變成拼制造、拼成本、拼規模、拼技術儲備、拼研發投入等硬實力。
降低電池成本,縮短充電時間,這是掌握市場主動性兩大要素。電池方面,廣汽研究院院長吳堅表示,“廣汽正在研發新一代電池,能夠兼顧性能和成本,希望能在2025年推向市場”。6月初,巨灣技研發布自主研發的巨灣鳳凰電池,支持全天候最高8C極速快充。
根據規劃,2022年底動工的因湃電池將在今年內建成投產,屆時,廣汽旗下新能源汽車電池采購將形成“自產+采購”新局面。
減少充電時間,提升用戶體驗,等于降低成本。比亞迪將在年內推出“雙槍”超充技術,最大充電功率有望達到230kW。6月29日,小鵬G6將推向市場。這是小鵬汽車繼G9之后,又一款支持800V超快充技術的車型。

【消費】
關注“2025年”與“30萬元”
對于消費者,未來2-3年將是購車好時機。一方面,頭部車企憑借成本控制、技術儲備,“強者愈強”,不斷為市場提供高品質產品。另外一方面,趕在2025年底之前購車,能最大程度享受購置稅優惠。
而在產業層面,此次購置稅優化,將進一步夯實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結構的基礎,推動產業鏈、技術儲備和品牌建設的成熟。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仍有信心維持年初預測汽車銷量3%的增長目標。
建銀咨詢高級業務經理黃青云認為,此次減免政策一次性給予4年期限,超出市場預期,市場需求有望上調,銷量將邊際向好。黃青云表示,此次減免政策清晰、明確,有利于車企提前做出市場預判和生產規劃。
在結構上,黃青云建議,車企要根據政策調整產品陣容。與此同時,國內自主品牌要對正在進行中的“車型向上”和“品牌向上”進行相應修正。“普通消費者購買會更多往30萬元以下車型集中”。
長遠來看,購置稅減免和退出,能夠讓市場更充分發揮作用。據乘聯會預測,今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有望超過36%,新能源汽車正成長為主流市場。據廣州市統計局統計數據,今年1-5月,廣州新能源汽車加快產出,實現產量同比增長1.2倍。
數說購置稅減免
“兩免”:購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間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其中,每輛新能源乘用車免稅額不超過3萬元。
“兩減”:對購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間的新能源汽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其中,每輛新能源乘用車減稅額不超過1.5萬元。
13年又4個月:新能源汽車購置稅于2014年9月1日啟動,到2027年12月31日,共實行13年又4個月。
879億元:2022年全年,享受免征購置稅政策的新能源汽車總計約568.1萬輛,免稅總額合計879億元,與當年車輛購置稅稅收收入比值接近1︰3。
5200億元:根據有關部門初步估算,實行延長政策,2024—2027年減免車輛購置稅規模總額將達到5200億元。
主力資金加倉名單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