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集團CEO:真正能改變行業的是智能汽車,而非電動汽車
大眾汽車集團CEO赫伯特·迪斯周日(9月5日)在慕尼黑表示,“真正能為汽車行業帶來改變的產品”是自動駕駛汽車,而不是電動汽車。
盡管在大眾汽車總部所在的歐洲汽車市場,搭載燃油發動機的汽車產品將自2035年起被禁售,但迪斯依然堅持其觀點。
“自動駕駛將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我們的行業,”迪斯在IAA車展正式開幕前表示。
他補充稱,相比自動駕駛,汽車制造企業向電動汽車的過渡“更容易一些”。
迪斯認為,真正改變游戲規則的,將是軟件和自動駕駛技術。
正因如此,迪斯立志在2025年前后將大眾汽車集團,從歐洲最大汽車制造商轉變為全球最大電動汽車提供商,并將基于自動駕駛汽車的軟件服務作為其未來業務的支柱。

大眾汽車方面預測,到2030年,全球汽車行業基于軟件產品或服務的銷售額將實現翻番,達到1.2萬億歐元(約合人民幣9.19萬億元),約占全球移動出行市場規模的。屆時,出行市場的整體規模預計將達到5萬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8.3萬億元)。
“到 2030 年,我們大約85%的業務將由汽車產銷、私家車、共享租車組成,大約15%的業務為班車、按需出行等服務構成。”迪斯說。
作為大眾汽車集團旗下的主營業務之一,負責輕型商用車開發、銷售的獨立品牌大眾商用車以及出行服務子公司MOIA,近期在自動駕駛商業化應用方面邁出了新的一步。
大眾汽車集團與自動駕駛技術公司Argo AI于周日發布了ID. Buzz AD自動駕駛車輛的第一個版本。
兩家公司在2021 IAA車展之前的“大眾之夜”活動上,分享了未來4年內,對聯合開發的純電動自動駕駛貨車進行測試和商業化應用的計劃。
作為計劃中的首批5輛測試車之一,ID. Buzz AD原型車已經開始在Argo AI位于慕尼黑附近的Neufahrn開發中心以及慕尼黑機場附近9公頃的封閉道路上投入測試。
大眾汽車方面表示,毗鄰慕尼黑機場的測試道路符合歐洲特有的駕駛條件以及交通情況。另一方面,相關測試也將在Argo AI位于美國的測試區域中進行。
“我們在交通狀況復雜的美國大型城市開展了長達5年的測試,從中學習了諸多經驗。很高興,我們很快將開始在慕尼黑的街道上進行同類測試。”Argo AI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Bryan Salesky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目前,我們正在為與MOIA合作推出自動駕駛共享出行服務做準備。”
2025年,大眾汽車集團子公司MOIA將于歐洲各大城市及當地公共交通提供商開展合作,推出出行解決方案。該公司計劃在德國漢堡率先對ID. Buzz進行商業化運營,作為其自動駕駛共享出行系統的一部分。共享出行服務旨在利用自動駕駛系統的力量,緩解城市中心的交通擁堵情況。
大眾商用車目前已成為大眾汽車集團下屬一個獨立的業務部門,該部門專注于自動駕駛技術開發與應用,并收購了Argo AI的部分股份。在本次活動上,大眾商用車展示了如何借助自動駕駛系統,幫助管理交通流量。
“分布在整臺車輛上的6個激光雷達、11個雷達以及14個攝像頭將構成環境識別系統,后者可以捕捉到比任何人類駕駛員在座位上所能捕捉的更多信息。”大眾商用車自動駕駛負責人克里斯蒂安·森格(Christian Senger)表示。
大眾汽車于2017年首次將ID. Buzz作為概念車發布,這是對該品牌旗下一款經典面包車的未來主義演繹。盡管最終產品看起來與大眾標志性的家庭露營車略有不同,但ID. Buzz的問世依然喚起了人們對這種車輛的懷舊之情。
如今,ID. Buzz包含了自動駕駛技術中幾乎所有的科技“噱頭”。例如,Argo AI專有的Argo Lidar傳感器,這套激光雷達位于ID. Buzz的車頂。
據Argo AI介紹,其激光雷達可以監測超過400米遠的物體。4年前,Argo AI收購了激光雷達公司Princeton Lightwave,這使得該公司能夠生產這種擁有專利、采用蓋格模式(Geiger-mode)的高精度傳感器,后者可以偵測單一光子(最小的光粒子),因而能夠捕捉、偵測并精確描繪低反射率的物體,例如黑色車輛。
Argo AI的整個自動駕駛系統由傳感器和軟件組成,使計算機能夠360°感知車輛所處的環境,使其能夠“預測行人、自行車騎手和車輛的行為,并指導發動機、制動系統和轉向系統做出動作,令車輛的行動具備安全和自然的特點,就像由一個有經驗的司機所操控。”大眾汽車在一份聲明中說。
這不是Argo AI第一次運用自動駕駛技術將人類運送到他們想去的地方。
今年7月,Argo AI和福特汽車公司宣布,計劃在未來5年內在美國邁阿密和奧斯汀等城市的Lyft網約車平臺上,投放至少1000輛自動駕駛汽車。
同月,美國加州公用事業委員會向Argo AI頒發了無人駕駛汽車試點許可證,以便它可以在加州的公共道路上進行車輛測試。Argo AI最近還獲得了75億美元的市場估值,這距離大眾汽車集團完成對該公司26億美元的投資僅過去兩年不到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