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爆發,市場景氣度飆升
2021/08/26 07:00
澎湃新聞
1755
0
1
新能源車銷量暴增
據中汽協發布,2021年1-7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150.4萬輛和147.8萬輛,同比增長1.96倍和1.97倍。
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產量為118.2萬輛,占比78.6%。
結合當期汽車總銷量(1,475.6萬輛),當期新能源滲透率為10%,較2020全年水平(5.40%)提高4.6%。
其中,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8.4萬輛、27.1萬輛,同比增長1.71倍、1.64倍,月度環比增長14.3%、5.8%。
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正由補貼依賴往競爭導向過渡,且2021年是關鍵一年。
從統計數據看,該過渡較為順利,面向C端消費市場的新能源車型供給豐富度和市場認可度,總體高于往年;
且多款熱銷車型在功能定位與細節設計等方面各具特點,可以更好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差異化需求。
2
新能源車的產業鏈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可以劃分為:
下游指車或充電樁、充電樁運營;
像電池、電池材料,四大材料包括隔膜、電解液、六氟磷酸鋰、汽車零部件,比如做熱管理系統,跟傳統燃油車一致的,像座椅、輪轂、玻璃,這都叫中游;
上游涉及到資源品,比如電池里用的正負極材料,正極材料再往上游的是鋰、鈷、鎳、錳這些資源品都是跟礦有關系,像汽車零部件,上游就是鋁、銅、鐵。
中國在產業鏈中的電池技術已經取得了世界領先的水平。
寧德時代和比亞迪都已經談到了特斯拉訂單,其實對于歐洲市場也在逐漸滲透,之前被LG搶走的歐洲主流車廠訂單都在回流。
寧德時代已經拿到不少三元訂單,今年比亞迪也正在海外路演,準備去歐洲報價,戴姆勒和奧迪等車廠都在考慮使用磷酸鐵鋰。
除了國內和海外電動車訂單,增量上還有美國儲能訂單,美國去年儲能裝機量8-9GWh,但今年寧德時代拿到美國儲能訂單已經在20GWh以上。
除了已有的電池技術,中國也在發展新型電池技術。
第一是固態電池,中國在半固態電池技術路線已經開始慢慢成熟,固態電池技術也有較大進展,之前大家提出的成本高昂、高溫性能等問題都正在逐漸立項解決。
第二是鈉離子電池,寧德時代已經發布第一代鈉離子電池技術,電池的能量密度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3
新能源車板塊的潛力
新能源車行業增長從之前由補貼驅動的略顯畸形的市場轉變成了消費者自發購買、自發需求良性的高速增長,這種情況下,估值一定會有提升,因為行業內生增長的確定性是更高的。
2021年中證新能源汽車指數營收增速高達46%,2023年指數營收將突破萬億,達到1.04萬億。
從凈利潤角度來看,在經歷2018~2020年凈利潤修復之后,2021年也迎來爆發式增長,凈利潤增速高達110%,許多龍頭公司已經鎖定了未來三年的訂單,盈利具有極高的確定性,凈利潤增速具有持續性。
2023年以前,均保持在30%以上的預期增速。所以目前新能源車板塊高估值也是市場對它成長性的認可。
長期來看,新能源車是一個比較好的賽道。
對于中短期波動,就政策方面來說,尤其要關注的政策因素有兩個方面,內循環和科技立國。前者的立足點在于穩,后者的立足點在于進,也就是穩中求進。
注: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以上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新能源車銷量暴增
據中汽協發布,2021年1-7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150.4萬輛和147.8萬輛,同比增長1.96倍和1.97倍。

結合當期汽車總銷量(1,475.6萬輛),當期新能源滲透率為10%,較2020全年水平(5.40%)提高4.6%。
其中,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8.4萬輛、27.1萬輛,同比增長1.71倍、1.64倍,月度環比增長14.3%、5.8%。
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正由補貼依賴往競爭導向過渡,且2021年是關鍵一年。
從統計數據看,該過渡較為順利,面向C端消費市場的新能源車型供給豐富度和市場認可度,總體高于往年;
且多款熱銷車型在功能定位與細節設計等方面各具特點,可以更好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差異化需求。
2021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個人購買的比例超過7成,市場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

新能源車的產業鏈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可以劃分為:
下游指車或充電樁、充電樁運營;
像電池、電池材料,四大材料包括隔膜、電解液、六氟磷酸鋰、汽車零部件,比如做熱管理系統,跟傳統燃油車一致的,像座椅、輪轂、玻璃,這都叫中游;
上游涉及到資源品,比如電池里用的正負極材料,正極材料再往上游的是鋰、鈷、鎳、錳這些資源品都是跟礦有關系,像汽車零部件,上游就是鋁、銅、鐵。
中國在產業鏈中的電池技術已經取得了世界領先的水平。
寧德時代和比亞迪都已經談到了特斯拉訂單,其實對于歐洲市場也在逐漸滲透,之前被LG搶走的歐洲主流車廠訂單都在回流。

除了國內和海外電動車訂單,增量上還有美國儲能訂單,美國去年儲能裝機量8-9GWh,但今年寧德時代拿到美國儲能訂單已經在20GWh以上。
除了已有的電池技術,中國也在發展新型電池技術。
第一是固態電池,中國在半固態電池技術路線已經開始慢慢成熟,固態電池技術也有較大進展,之前大家提出的成本高昂、高溫性能等問題都正在逐漸立項解決。
第二是鈉離子電池,寧德時代已經發布第一代鈉離子電池技術,電池的能量密度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第三個是氫燃料電池,現在國內車企對氫能電研究已經奮起直追,包括上汽等主機廠研發的燃料電池已經擁有頂尖水平。

3
新能源車板塊的潛力
新能源車行業增長從之前由補貼驅動的略顯畸形的市場轉變成了消費者自發購買、自發需求良性的高速增長,這種情況下,估值一定會有提升,因為行業內生增長的確定性是更高的。
2021年中證新能源汽車指數營收增速高達46%,2023年指數營收將突破萬億,達到1.04萬億。

2023年以前,均保持在30%以上的預期增速。所以目前新能源車板塊高估值也是市場對它成長性的認可。
長期來看,新能源車是一個比較好的賽道。
對于中短期波動,就政策方面來說,尤其要關注的政策因素有兩個方面,內循環和科技立國。前者的立足點在于穩,后者的立足點在于進,也就是穩中求進。
注: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以上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原標題:《新能源車爆發,市場景氣度飆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