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的標稱續航靠譜嗎?從NEDC測試循環談起
小鵬汽車的新產品P7終于發布了,這輛車除了它的外觀和動力之外,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的標稱NEDC續航里程達到了600km以上,其中兩驅低配車型竟然達到了706km,超過了幾乎所有市售的電動汽車。
我們買燃油車的時候,都有油耗數據,但咱們都知道這基本是個擺設,你日常用車基本不可能跑到那么低的,類似的,到了電動汽車這兒,比較流行的就是標續航里程和電耗,但是電耗這個東西大家沒有什么直觀概念,因為大家對電價并不像油價那么敏感,所以基本都是在看續航里程這個指標了,那這個NEDC續航里程到底是個什么概念?它能反映實際使用中的續航里程嗎?是不是也像標稱油耗一樣虛呢?這篇文章,跟我一起了解一下電動汽車續航能力測試的話題。
NEDC是什么?
首先,NEDC指的是:New Europe Drive Cycle 的首字母縮寫,新歐洲駕駛循環。你說咱們國家的車,怎么跑出來個歐洲呢?這是因為,我國電動汽車(準確的說是3.5噸以下的電動汽車)目前執行的續航里程國家測試標準 (GB/T 18386-2017) 中,用的就是NEDC作為循環測試工況。
一個駕駛循環,其實就是一組車速隨著時間的變化曲線。它用來模擬實際的一段駕駛過程中,車輛的速度的變化,其中會包括加速減速、停車怠速等等。但是我們知道車速的變化特點,和車在哪里跑關系很大,在高速公路上和在北京二環內跑,肯定天差地別。所以,一個測試循環就是要兼顧車輛的多種運行工況,既有城市道路的循環,也有高速公路行駛的部分。NEDC就是由四個市區循環加一個市郊循環組成的:
我們可以看到,市區循環車速較低,最高車速50km/h(14m/s),平均車速18.35km/h,市郊循環最高車速120km/h(34.5m/s),平均車速62km/h。在做NEDC測試的時候呢,就是讓測試員按照這個速度變化曲線要求,一遍遍的在待測車輛上開這個工況,直到車輛的電能耗盡,然后計算總共行駛了多少公里。
這樣的測試方法,相當于把所有的汽車都拉到同一個起跑線上,讓大家比續航,因此這種測試方法對于不同電動汽車之間續航能力的橫向比較,還是比較公平的。
但是,EDC測試也存在嚴重的問題:
NEDC循環工況的問題
首先就是這個道路循環本身它過于簡單了,在20分鐘的單次循環中,一共只有16個加速工況,就是圖中車速上升那幾段,這和實際駕駛操作相差太多了,根本無法反映實際駕駛特點,而且你看前面四個市區部分曲線全一樣,這也太偷工減料了,能覆蓋的工況太少了,就更別說什么城市堵車啊,緩行啊,那都沒影的事,總之就是,這個測試循環太過簡單和理想化;
其次,測試規程也不符合實際,汽車在進行測試的時候并非是在馬路上開的,而是在一個叫做轉鼓試驗臺上面進行的,車輛被一個鋼繩拉著固定住,驅動輪放置在地面一個很大的圓柱形轉鼓上運行,輪子轉,帶動這個轉鼓來轉動,這有點像咱們用的跑步機,只不過這個測試轉鼓是被動的,它可以通過改變阻尼來模擬車輛行駛時候的道路負載,就是什么滾動阻力啊、空氣阻力和加速阻力之類的.
測試臺架示意圖
既然是在實驗室測試,那么外部條件就簡單很多了,我國測試規定,實驗室的環境溫度是在20~30℃之間進行,但是在我國,一年里面能有幾天是在20到30度之間呢?不僅如此,測試時,還要求門窗關閉、并關閉車輛空調等額外的用電器,這作為一個基準測試,可以理解,畢竟是要把大家拉到同一個水平線上比拼嘛。但是日常駕駛中,關門可以理解,但非要關窗是個什么要求,關窗也就忍了,還不讓開空調,這不遭罪嘛……這是從人的角度來說,對于純電動車來說,也有問題,因為一開空調,能耗就會顯著上升,而且你想開空調的時候,不是因為冷就是因為熱,但你冷電池也冷啊,車用動力電池都是有一個最佳運行的溫度區間,過冷和過熱都會讓電池的續航打折扣。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測試情況與測試要求和實際相去甚遠,因此得到的結果也不可能準確的反映日常駕駛的一個續航情況,所以,千萬不要看NEDC標700km你就照著700開,真扔在路上可就慘了。一般來說,NEDC續航里程打個七到七五折,差不多就是實際續航能力。
NEDC的挑戰者和繼任者
那既然NEDC這么多缺點,那我們為啥還要用呢?主要這個NEDC,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誕生以來,直到2017年之前歐洲一直都在采用的一個標準測試循環,我國汽車工業起步晚,因此在標準制定上面也是難免跟隨,總之,我們用NEDC,不是因為它好,而是因為它早!
其實,世界上幾個汽車工業大國也開發了更加科學和完善的測試標準,比如美國的EPA,日本的JC08,就連歐盟自己也忍不了了,2017年之后開始使用新的測試工況WLTP,替換老邁的NEDC。
WLTP和NEDC
另一方面,我國的汽車人為了建立自己的駕駛循環也已經努力了多年,在2019年,我國推出了稱為CATC的工況循環,它是由針對輕型車輛的CLTC,和針對重型車輛的CHTC兩部分組成的。
這個項目歷時3年時間,在全國41個代表城市建立了約5500輛車的采集車隊(輕型車、重型車和新能源汽車),收集了約5,500萬公里的車輛行駛數據,采集的道路覆蓋了市區、郊區、主干路、快速路和高速路等,時間也覆蓋了四季、工作日、節假日、高峰時段和平峰時段,以做到數據采集最大程度接近實際駕駛情況。
與之配套的新國標也在陸續制定和實施過程中,到2025年,我國所有車輛將全部切換為CATC工況標準!
相信到了那個時候,作為一個普通汽車消費者,能感受到的就是,電動汽車上所標注的續航里程,應該會靠譜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