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車展:群雄混戰,爭奪新能源,誰能崛起?
備受期待的上海車展正式拉開帷幕。在本次車展上,無論是跨國車企,還是地方領導和造車新勢力都帶來了新能源車已經或量產的新能源車車型,新能源汽車成為最大亮點。
與燃油汽車市場轉為股票市場不同,新能源汽車市場處于快速增長階段,屬于高質量的增量市場。各大獨立汽車公司都在增加新能源市場。在本次車展上,吉利幾何甲、廣汽新能源AionLX、比亞迪韓寒、北汽EU3、江淮IEVS4爭霸。
乍一看,自主品牌的發展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仔細觀察后不難發現,隨著車市的下行趨勢,汽車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自主品牌“分水嶺”現象嚴重。
實力雄厚的汽車企業將在燃油轎車和電動汽車領域全力以赴,推出有競爭力的產品,進一步占領市場,而弱小企業只會在燃油汽車或新能源車某個領域盡最大努力來發布某個燃油汽車或新能源車),但這顯然掩蓋不了他們的困境。
顯然,前者是自滿的。例如吉利汽車,燃油car字段中有一個好的表現,產品線非常豐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也做了很大的努力。吉利新能源品牌“幾何”正式宣布獨立,這是首款幾何a同步上市的產品,他展現了成為全球新能源市場顛覆者的雄心。
在本屆車展上,吉利帶來了幾何a、帝豪GSe兩款純電動汽車,以及MHEV、PHEV、賓瑞MHEV、帝豪GLPHEV等十余款純電動車,陣容并不算大。未來四年,吉利汽車將進一步深化“藍色吉利行動”,實現新能源車汽車、SUV、MPV類別的完全覆蓋。這家多元化企業具有較強的風向意識和市場需求,具有長遠發展能力。
另一個獨立的SUV巨頭長城汽車似乎很樂觀,在燃油汽車領域,長城主導了SUV和皮卡市場,但燃油和輕新能源的長城已經到了轉型的關鍵點。在本次車展上,長城攜蜂巢、蜂巢能量、勢能、上模動力、諾博汽車和精工底盤亮相。這也意味著方向和長城是否積極部署在零部件、電池業務、氫能和自動駕駛技術等領域,未來能否跟上發展形勢還需要時間來檢驗。
對于發展滯后的弱小企業,他們的心必須是“五味雜陳”。近年來,當SUV的光輝不再可用時,海馬已逐漸成為邊緣企業,不僅銷量不高,而且連年虧損,而且,成功還無法開發新的平臺,車型設計也很難吸引消費者。
在這次車展上,海馬推出了一款名為海馬8S的新車,競爭產品指向哈維爾H6、長安CS75、吉利博越等傳統競爭產品。然而其雄心勃勃的新能源計劃卻尚未找到,到之前為止,未見已經在兩年內推出了三個平臺和四個系列型號,可以提前實現的可能是到徹底淘汰海馬燃油輛車。
在燃油汽車市場,汽車企業尋求新的發展路徑是理所當然的,但依靠新能源汽車實現自我救贖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畢竟從之前來看,海馬的新能源汽車沒有表現那么有競爭力,也沒有推出強大的新能源汽車產品。
除了各大汽車企業嚴重分化外,高端新能源汽車產品開始見效。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除了總產銷量優秀的表現外,也逐漸向高端化發展。之前,受電池技術和補貼激勵的限制,電動乘用車發展緩慢,新能源客運汽車在補貼刺激下開始蓬勃發展,此時,AOO級電動車占據了大部分市場。
由于的補貼更傾向于高電池能量密度和高續航里程的車輛,此時A0和A級車輛開始快速增長,直到占據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大部分。可以想象,未來兩年,隨著補貼技術要求的進一步提高,國外新能源車企業開始進入中國,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逐步成熟,消費者將收到越來越多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汽車,中高端新能源汽車車型的比例也將迅速增加。
比如廣汽新能源Aions,憑借其長續航、大空間、高智能、高顏值、以及深度定制等產品實力優勢,廣汽新能源Aions在25天內已超過1.5萬個訂單,45天內已超過23000個訂單,成為最受歡迎的技術明星。在本次車展上,廣汽新能源發布了豪華智能超級跑SUVAionLX,其純電動續航里程將達到600km,零至百公里加速為3.9秒,達到了超跑水平的速度。AionLX和AionS的結合,也將使廣汽新能源在新能源汽車整個領域更具競爭力。
隨著國家新能源雙積分政策的出臺和補貼的減少,整個新能源車市場將從“政策驅動”逐漸轉變為“市場驅動”,這將加速“洗牌”。只有續航具有更長的里程、更強的性能和更高的智能化等級,新能源車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此外,從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來看,大部分是獨立汽車企業,如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吉利新能源、江淮IEV、奇瑞等企業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相反,主流合資品牌一直相對謹慎。然而這種情況在開始改變,以大眾和通用為代表的合資車企業在新能源領域的努力明顯加大。
大眾汽車通過奧迪、大眾汽車和捷達全面覆蓋高、中、低端市場后,將全力進攻新能源市場。在本屆車展上,大眾新能源加速了電氣化進程,并推出了“三步走”戰略規劃,在第一階段,他主要通過插件混動車模型進入中國市場,第二階段,在現有車型的基礎上,引入了一批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動車車型,第三階段,將推出基于新能源專用MEB平臺的新型純電動汽車。
當汽油車小排量推廣普及,三缸受到不利影響時,通用汽車也在中國加速了電氣化的步伐。在本屆車展上,上汽通用帶來了首款純電動汽車別克6。據悉,這款車型是全球首款純電動汽車,也是上汽通用汽車推出的首款真正面向大眾市場的純電動汽車,續航的行駛里程為301公里,補貼后的價格定為165800-185800元。不過,這款和榮威Ei5車型與之相似,但價格高于3萬元,你是否值得,這取決于你自己。
受中美和表現等主要市場新能源汽車政策的限制,豐田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遠遠低于預期,迫使其調整新能源戰略方向,并加快推出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
自推出首款混合動力車汽車普銳斯以來,豐田混合動力汽車全球銷量已突破1200萬臺,并取得了輝煌成就。第一輛氫燃料電池車Mirai在日本上市在2014中,但上市的累計銷量不足1萬臺,市場表現遠遠低于預期。豐田發布了“豐田環境挑戰2050”戰略,該戰略側重于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的混合,很少提及BEV,PHEV。
不僅是合資品牌,豪華車也加速了電氣化進程。奔馳計劃到占據其產品系列的15%-25%和60%的市場份額。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奔馳加速了“瞰思未來”戰略和新能源產品的推出,在本次車展上,梅賽德斯-奔馳在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動力和內燃機方面充分展示了強大的創新實力,宣布了“全擎時代”的正式到來,EQEQC在上海的首款新車將于年底推出。EQC是百年奔馳在中國推出的首款純電動汽車,在標準運行條件下,續航里程最終確定為415公里,這在的背景下似乎不那么搶眼。
作為奧迪電氣化戰略的里程碑產品,奧迪E-Tron也在上海車展上全面打開了中國市場,價格區間為70-83萬元。他采用95kWh大容量電池組,電池能量密度高達135.7Wh/kg,而NEDC綜合續航為525km,但最新消息稱,由于電池供應有限,新車等待時間將從兩個月延長至“6至7個月”。
去年是新勢力新車上市的高峰,蔚、云度、威馬、新勢力制造商進入量產交付階段,隨著時間窗口的臨近,本次車展仍將有多款造車新勢力備受關注的新車型。
與此相呼應的是特斯拉中國制造的穩步進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在臨港工業區正式建成。計劃夏天完成前期建設工作,底Model3投產,實現量產。為了進一步提高銷售量,提振特斯拉投資者的信心和特斯拉繼續豐富其產品線,在入門轎車Model3上市后,一款入門級7座SUVModely在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投產。
新能源汽車補貼總體水平將下降50%以上,電池技術門檻和能耗水平將進一步提高,后補貼時代正提前到來,原本依靠補貼生存的汽車企業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預計特斯拉、梅賽德斯-奔馳、奧迪、保時捷等國外品牌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將登陸中國市場,對自主品牌產生一定影響。規模和實力較弱的汽車企業不敢面對淘汰的終結,而強勢企業將進一步鞏固其在新能源汽車中的強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