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這鍋“水”,又開了
相對于銷量受到冷落的傳統燃油汽車來說,新能源汽車可謂是一棵“救命稻草”。
近幾年,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扶持以及真金白銀的補貼,新能源汽車這鍋“水”被燒開了,大家都賺的盆滿缽滿;
但今年補貼政策調整以后,很多企業熬不下去,水也就開始涼下來;
然而,當市場已經打開,誰又會輕易放棄?時至9月,“水”又開始沸騰起來。
地產公司進來分一杯羹
9月23日晚間,恒大發布公告稱,恒大集團與廣匯集團雙方同意在汽車銷售等領域開展全面戰略合作。根據協議,7個工作日內,恒大將以66.8億元購入23.87%舊股,同時再斥資78.1億元向廣匯集團增資,總代價144.9億元,以內部資源支付。這使得恒大成為廣匯的第二大股東,而廣匯汽車是全國第一的乘用車銷售商、二手車交易代理商,位列2018年《財富》中國500強第50位。
問題是,恒大哪來的汽車?答案在于賈躍亭。6月,恒大完成了對美國新能源汽車FF的收購,而FF的全球CEO就是賈躍亭,難道說,老賈的車真的要造出來了?
房企入局新能源,恒大只是其中之一。截至目前,已經有8家房企發力新能源汽車。
傳統車企的轉型與技術升級之路
9月27日,A股市場即將出現中國“新能源整車第一股”。
據北汽集團消息,北汽新能源將于9月27日在A股正式上市。在業內人士看來,成為上市公司,能夠為北汽新能源帶來更好的資本流動性,在品牌等多個維度擁有搶跑優勢。但作為“第一股”,北汽新能源是否擔當得起這個地位?
1、產品結構調整。數據顯示,2017年北汽新能源銷量達10.32萬輛,同比增長98%,成為國內首家年產銷超過10萬輛的純電動車企,北汽新能源已連續五年位居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名。哪怕是這樣的成績,也難以抵擋補貼政策的變化,所以產品結構必須調整。北汽新能源正在削減占比75%銷量的廣鋪排的低端車型,進而研發推出中高端品牌,掛牌A股,能給北汽新能源帶來研發資金。
2、探索新的盈利模式。為何補貼滑坡后,新能源車企都承受不了?以數量為目標,大量鋪排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的補貼,當然會在產品結構、研發技術、盈利模式等方面存在嚴重的不足。所以,北汽新能源采用車電價值分離模式,降低消費者購車門檻的同時,緩解消費者對新能源車價格高、充電難、效率低、衰減快、不安全等問題的疑慮,能夠在消費層面輕松化解純電動汽車用戶在購買、使用和退出等全生命周期中的一系列痛點。
新能源汽車行業已經迎來新的一輪淘汰賽,這輪賽事集中在產品質量和技術,車企與非車企之間,把新能源汽車這一鍋“水”,又燒開了。
北汽集團的廣大供應商,企業融資有新方式,歡迎通過廣東省中小企業投融資平臺進行應收賬款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