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電動車市場中國品牌勇奪85%市場份額!
據泰媒報道,開泰研究中心預測,2023年泰國100%純電動汽車(BEV)整體市場有望達到5萬輛,與去年同期的13454輛相比增長了270%。盡管電動汽車市場存在壓力,但預計BEV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將占到整體汽車市場的5.8%。
到2023年,100%中國純電動汽車總銷量繼去年的78%增加到85%。泰國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愈演愈烈,包括新車型的推出和消費者新的認知,在100%純電動汽車領域,電動汽車經銷商在泰國的成功需要強大的品牌,并重點投資在售后服務、維修以及備件的快速、可靠和全面等方面。
影響電動汽車市場的因素是如今開發的生態系統,即消費者對零件和使用問題的售后補貼增加的信心,以及泰國因沒有生產基地而導致的零件等待時間過長的問題。此外,泰國經濟正處于復蘇階段,主要的動力來自需求量及政府的價格刺激措施。
此外,積極的供應跡象表明,汽車生產中的芯片短缺問題正在緩解,汽車交付前景正在改善,汽車制造商也在向泰國市場發出更多的信號。今年,不論是中國、西方、日本甚至韓國都準備在泰國推出多款不同細分領域的新電動車型,從乘用車到皮卡,都將為市場需求提供更多的選擇。
由于電動汽車在中國的銷量大幅下降,中國有更多的機會出口到泰國市場,為泰國的電動汽車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同時也反映了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將變得更加激烈。
最近一段時間,中國的支持措施極大地推動了中國新能源汽車(NEV)的生產,許多電動汽車品牌在中國投資,并成立了初創公司,有超過300家公司生產電動汽車,而中國沒有延續2022年年底的補貼政策,致使2022年年底至今中國電動汽車產能過剩。
開泰研估計,目前中國所有電動汽車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僅為60%左右,這表明汽車制造商可能需要進行大規模調整,這也加劇了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
因此,為了應對2023年1月NEV銷量大幅調整所反映的中國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局面,中國多個汽車集團都進行了策略調整,要么通過降價來爭奪市場份額,包括加快海外出口,這除了有助于汽車集團推動過剩汽車的市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支撐在中國同樣面臨降價競爭的汽車集團收入。
從2023年1月開始,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出口迅速增長,占中國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的22%,高于去年9%的平均水平。泰國作為中國的主要出口市場之一,一些在泰國營銷的中國公司也迎來了新一輪的BEV預訂,同時提車需求也在增快。
開泰研究中心認為,因為參與者的數量增加,泰國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可能會進一步加劇。預計中國還有很多汽車品牌可能會進軍泰國電動汽車市場,以尋找商機,同時也是為了降低中國的產能過剩率。此外,美國汽車制造商利用自由貿易協定將從中國進口到泰國,并準備進入大眾市場;還有日本汽車集團,雖然入市較晚,但在泰國消費群體中早已建立了消費信任;此外,在世界電動汽車市場上享有盛譽的韓國和西方汽車集團也緊隨其后。
然而,考慮到國內大多數消費者經濟購買力的不確定性,中國的電動汽車以低于其他國家的價格,專注于大眾市場。現在,電動汽車可以比過去更快地交付給客戶。這將使中國在泰國市場的電動汽車數量迅速增加。開泰研表示,2023年中國的電動汽車占總銷量的比例可能會從2022年的78%上升到85%。
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可以看到泰國電動汽車市場的各種形式,泰國電動汽車市場有了長足的發展,并將在未來1-2年內繼續增長。
由于電動汽車市場處于起步階段,市場仍具有很大活力。盡管中國的純電動汽車已經占據了市場份額,但中國汽車市場的進入并不容易,因為泰國消費者可能會考慮更多的條件,因為有了新的信息,有經驗的人會對比以前的BEV車型。
因此,開泰研認為,在BEV市場中具有強大品牌形象的車企,包括投資于可靠全面的服務及維護,應該得到持續的好評。因為像BEV這樣的新技術還沒有廣泛地被市場所熟悉,在泰國設立工廠有助于建立消費者對售后服務的信心,特別是維修和更換零件,泰國消費者非常重視這一方面。
對于在泰國投資生產電動汽車,每個汽車營地必須權衡各種因素,包括每個生產基地的產能水平、整個供應鏈中的汽車和零部件生產環節,以及未來在泰國生產規模經濟,這取決于在競爭加劇的情況下泰國國內銷售純電動汽車以及從泰國出口純電動汽車的機會。通過研究消費者的反饋趨勢,特別是右舵車國家,從2023年起,我們將看到泰國BEV汽車投資的進展和對汽車行業的影響,尤其是對參與政府項目的汽車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