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世界都在主推電動汽車行業
為什么世界上都在主推電動汽車行業
一、電動汽車興起的原因
在人類沒有進入工業社會以前,能源利用形式就是簡單的點燃可燃物(化學能轉化為熱能),主要目的是取暖和做飯,地球碳循環基本能夠達到自我循環。
進入現代工業社會以后,能源的利用增多,直到現在都是主要以化學能轉化為主,轉化的多了地球自循環解決不了那么多的碳了,溫室效應就開始出現。
為了解決碳循環不完全帶來的氣候、溫室等問題,同時一部分國家基于自身能源利用危機問題,開始考慮盡可能的減少化學能的利用而去找尋別的能源利用形式。于是在能源利用占比較大的出行領域,很多國家開始考慮發展電動汽車。
電能的來源目前也主要以化學能碳的利用為主(火電),同時還有風電、水電、核電、光伏、潮汐等。基于此,清潔電乃至于真正意義上的清潔電動汽車也是可行的。
二、電動車相關政策發展
目前世界各國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推出在限定時間內禁止銷售傳統能源車(燃油車),我國部分城市也早有相關政策出臺。如下圖是歐美部分國家燃油車禁售的截止時間。
我國部分地區也提出燃油車的禁售,如海南,2019年3月1日起禁售燃油車,算是走在了最前列。我國整體全面禁售燃油車可能在2040年-2050年左右。
基于世界各地出臺的相關禁售時間,世界各大車企也相繼推出禁產燃油車的時間。
三、我國電動車領域現狀
目前我國電動車行業自誕生以來到現在,雖然不能說相對燃油車實現了彎道超車,但是基于大市場、前述高補貼,又通過技術引進等策略,再加上各個地方政府的支持(比如限行外牌,電動車送牌照等)。目前我國國內電動車領域已有相當支柱企業。
目前電動汽車領域很像之前的手機市場領域,現階段屬于一超多強。強的很強,無論價格、產品市場競爭力都很強,基于之前國內高補貼,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汽車全產業鏈的發展,且基于我國互聯網智能方向的發展方向,帶動了國產汽車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彎道超車。目前一超多強的格局可能最后會把歐美、日韓的企業PK掉也說不定。
汽車行業作為四大支柱產業之一,且汽車屬于中長期消耗品,一般居民用戶更換頻率在5-10年。想象一下以前的核桃機一用五年到后來的智能機平均更換周期低于3年,假設汽車的更換周期變為5-6年,又會發生什么。
無論是汽車還是燃油車,動力系統都是汽車的核心部分,而區別于燃油車的不同,電動車的核心是電池,這也是為什么一開始國際造車行業把電動車當玩具對待的原因。燃油機的發動機及相關技術,我國因為在燃油車領域起步晚,該項技術一直落后,所以在燃油車的時代,我國汽車及相關技術主要以國外為主。到了電動車時代、電池成為汽車的核心內容及部件。
四、電動汽車的未來
基于電動車的核心在于電池,而目前制約電池的主要有單次充滿電使用時間和行駛里程問題及單次充電時間。目前看兩項指標均遠低于燃油車,而目前世界各國及各大企業也均在這兩個方向上著力。
而目前電池技術較為領先的在日本和我國,整體看,基于我國市場因素,我國電池無論是材料還是整體技術都會有較大的應用發展。而正是因為一開始整車技術在我國較為落后,我國優先發展電池領域,經過這幾十年的發展。電池技術已經走在前列。且由于相關技術引進及自有國產技術,國產電動車已經毫無疑問具備了一定競爭力。
如果沒有別的出行工具代替,起碼在未來50年內,汽車行業依舊是四大支柱產業,而由于地上資源的稀缺性,未來也許說不定會有分層空間的中低空飛行器代替路上汽車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