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國產后,中國本土電動汽車路在何方
科技帶動汽車行業飛速發展,如今智能駕駛已進入攻堅階段。然而近幾年,對于中國本土車廠而言,并不是非常順利的。特斯拉的國產化,帶給國產電動汽車品牌的是什么?中國本土電動汽車路在何方?

特拉斯國產化進程加速
從2019年1月,上海超級工廠開土動工到2019年10月具備生產能力,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里平地而起。這無疑意味著特斯拉正式進入國產階段,而隨之而來的便是特拉斯降低成本,其中包括了關稅、交通運輸、人工、零部件等等。當國產率進一步提升后,特斯拉的生產成本將持續下降,擁有更大的價格調整空間。
特拉斯國產不是件壞事,本土車廠因提升技術打造品牌
對于特拉斯的國產,英飛凌大中華區汽車電子事業部區域市場經理張昌明認為這不是一件壞事。這也是很多業內人士的正向解讀,認為特斯拉中國工廠的開工可以在生產制造上幫助本土建立起一套比較成熟的體系,并且培養出一批人才。從整個產業鏈上也可以帶動本土的包括核心器件以及車身、座椅等機械加工方面的提升。“這些會給我們的整個生態圈帶來比較正向的作用。”
與此同時,本土車廠要做的,“大家對特斯拉的認可主要是品質可靠,雖然也有一些負面新聞,但總體還是評價較好的。本土車廠需要從這一方面做些改善,而不是單純的一味降低成本,這是在技術層面無法滿足需求時退而求其次的做法,真正的成本降低要通過批量生產來實現。”張昌明提到。
從車廠的角度,觀致汽車資深工程師陶冶提到,“本土新能源汽車的突破口,其一是要打造自己的品牌。”這點跟張昌明所說的品質其實相同,“其二是從技術層面,硬件成本的降低空間十分有限,不能以損失品質增加風險而代價,但有一個小的突破口是智能座艙,因為它是軟件為主的,相對而言軟件的編輯成本比較低,在整車上的應,又能給消費者帶來很大的體驗上的提升。”
電動汽車永恒話題 - 電池管理系統
特斯拉品牌的可靠性的一個核心要素是它的 BMS 系統,也是電動汽車廠商一直在攻關的方向。“其中技術難點則在于如何讓電池更安全,究其底層技術,一方面是對 100 多串的電池組,怎么來平衡它的電壓?要靠不停地在電池內部進行平衡檢測;另一方面則是要做好熱管理,這里也涉及一個電池包內多個電芯的復雜環境,包括流速控制的結構設計等,都會有很大的挑戰。因為通常電池包內部的電芯像磚塊一樣是一塊一塊堆積起來的,電芯和電芯之間的溫度檢測就很有挑戰性,無法做到面檢測,而電芯之間、模組之間都會積熱,是產生損壞的最直接原因,BMS 檢測的電壓精度,以及響應的速度都很重要,同時要能夠進行預判和提醒。”
挖掘車廠解決電動汽車電池組均衡問題的背后根源,陶冶指出,“電動汽車車企研發人員總是會和能量密度掛鉤,以解決里程焦慮為出發點,卻會導致電池的風險很大,這時 BMS 系統扮演的角色,對電池的檢測管控確實十分重要。”而從一個消費者的角度,陶冶也提到,“這其中電池相關數據采集和回傳的精度和速度就很重要,才能給消費者帶來安全保障。”
智能化帶給芯片原廠的機會和挑戰
電動汽車的另一個發展方向是電氣化和智能化,上面陶冶提到的智能座艙只是其中一個方向,這種電氣化、智能化帶來的一個結果是車載電子系統設計復雜度的不斷提升,甚至是在 Tier1 供應商的經驗之外,也讓上游芯片廠商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對此,陶冶表示,“整車企業會越來越依賴芯片廠商,兩者關系也會越來越密切,從整車廠的角度甚至可能將芯片部分整合進來,開展研發,也是一個值得期待的方向。但自主研發很難,芯片需要相當的技術積累,而涉及系統開發、軟件運營,從未來方向上,芯片廠商的話語權肯定越來越重。”但陶冶也提醒,不能忽視芯片廠商之間的競爭,因為對整車廠來講,在選擇芯片供應商時,會更多地考慮其是否能夠整合更多的資源,提供從芯片到模塊的解決方案,以及不斷更新迭代的能力。“有這種實力的芯片廠商,才有可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張昌明頗有同感,“汽車的運行環境很復雜,我們需要做集成,第一步會做更大的芯片,把外圍的功能集成進去,像手機一樣只有兩三顆芯片來解決這個問題,下一步則是要和 OEM 加深規格的定義和合作,將系統實現的規則,在芯片定義之初更好的明確和定義,實現一種深度的綁定。”但同時他也指出,涉及車規產品,尤其是下一步的更深層的智能化和自動駕駛,對芯片原廠提出的挑戰還有安全性,上面集成化的趨勢是基于這種功能安全的考慮,同時也可以簡化系統設計,要考慮芯片不受外界攻擊和內部干擾,需要有更多的投入去研發功能安全。
要實現自動駕駛,車聯網也是必須實現的一步,網聯化帶來的一個問題,是數據接口變多了,更多的車與人、車與車、車與物之間的通信會讓大量數據和信息涌入,這其中會涉及對很多異常信息和錯誤信號的判斷,從底層芯片的角度要能夠完成對大量信息的精準判斷和處理,考驗 MCU 的算力,而從云端的角度,則是對大數據的的處理和及時反饋,“這其中包括很重要的基礎設施的建設,保證數據回傳和共享更快速方便。”張昌明強調。
這里涉及 Security 和 Safety 兩個安全的概念,一個可以理解為不被外界攻擊和影響的安全性,一個則是確保車內外人員的安全性得到足夠的保障,這些都可以通過芯片技術在相關電子系統設計中來最大化的考慮和實現的。
以上,可以說是擺在芯片原廠面前的挑戰,但同時也讓芯片原廠在未來的汽車市場上的重要性更加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