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續航跑多遠,才能取代燃油車?
很多時候我們都在想,到底電動汽車要做到如何,才能取代燃油車。事實上大虎悠自己對這個問題是有自己的見解的。首先我以“家中只有一臺電動汽車”作為約束條件。因為畢竟很多人還無法達到家里幾臺車的程度。下面開始我們的計算:
從生理角度發出的思考
首先從法律層面來說,法律強制規定為:每連續駕駛4小時,必須休息不少于20分鐘。因為從人體疲勞的生理醫學角度來說,4小時連續工作確實會引起可以感知的明顯疲勞,腦供血的含氧量降低。反應速度變慢。
事實上在歐洲的某些國家,更是法律強制要求每連續駕駛2小時就需要強制休息了。因此我國的法律規定4小時的限制,是合理的。要求并不嚴格。其次從人體的排泄生理反應來說,成年人平均每4小時需要排尿一次,也就是說肯定要上廁所的。
那么我們對電動汽車的要求,難道只是緊緊維持4小時的續航就夠了?其實未必!事實上很多情況下為了趕路,司機們往往都會采取“人歇車不歇”的策略。當然了,并非說人不休息,而是中途換人開了而已。這時候我們會連續行駛多久呢?
車速130,連續奔跑4.5小時是基本要求
我們餐飲飲食按各種不同種類的食物在胃里的消化時間計算,平均來說就是最難以消化的脂肪,在胃里停留的最長時間一般也是4小時。我們7點鐘吃過飯之后,大約會在中午12點~1點進午餐,而在晚上6點后~7點進晚餐。進餐間隔一般都在4.5小時小時左右。
人是鐵飯是鋼,一餐不吃餓得慌!再牛的人也不會不吃飯。因此,平均每4.5個小時,車輛必然會停下來,全車人員一起去飯廳吃飯飲水,同時上廁所排排空,或者去小賣部買飲料和其他東西等等。如果有抽煙習慣的同志可能還要過過癮。
一般我們按照普通企業或者學校的午餐休息時間來看,幾乎都在1小時內完成。因此我們提出第一個假設:車輛連續行駛4.5小時后,停車1小時修整。比如早晨7點吃的飯,8點上路駕駛,4.5個小時之后下午12點半停車,再次進午餐和修整。下午1點半出發,4.5個小時之后,晚上6點再次停車吃晚飯和修整,7點后可以趕夜路,
現有電動汽車續航測試方法的不足
按照生活經驗,這已經算是比較緊湊的在趕路的狀態了。所以我們第一個結論是:我們要求電動汽車能夠連續扛住4.5小時的連續奔襲!那么第二個話題來了:在何種速度條件下連續奔襲4.5小時?——首先我個人扔出想法:130公里車速條件下!
現在某些電動汽車按照60公里車速穩速工況去測試續航,其實是非常不夠的。因為這幾乎沒有考慮到車輛在高速公路上連續使用的需求。我國高速限速120,按照大虎悠個人的想法,電動汽車續航測試必須按照以下方案:
從0到130車速的急加速必須“地板油”狀態完成,車速達到130之后,連續恒速130一直堅持4.5小時,要求依然沒有耗盡電力,此外,音響、燈光、空調,任何所有的電氣設備全部應該處于全力運轉的狀態才行!
但遺憾的是,目前沒有任何一臺電動汽車能夠完成130車速,4.5小時總計585公里的續航!事實上考慮到“安全存于電量”的要求,我們至少需要電動汽車130車速下連續堅持600公里以上才能夠取代傳統燃油車!!而且在600公里高速續航之后必須在1小時內充滿!!電池技術,任重而道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