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電動汽車銷量增長,全球汽油需求增幅今年將放緩
據外媒報道,分析師表示,由于中國和美國正在進行電氣化轉型,以及全球消費恢復正常(2023年疫情結束后曾出現了消費報復性反彈),2024年全球汽油需求增長可能減半,從而影響煉油廠下半年的利潤。
咨詢機構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表示,由于中國正在接近運輸燃料需求的峰值點,而美國已經超過了這一峰值點,今年的汽油需求量可能會增加34萬桶/日,至2,650萬桶/日,而去年的增幅為70萬桶/日。
伍德麥肯茲分析師Sushant Gupta表示:“電動汽車在美國和中國的普及率正在不斷提高。由于電動汽車的使用率提高,今年中國的汽油需求量將僅增長1萬桶/日。”
咨詢機構Rystad Energy的分析師Mukesh Sahdev表示,2024年全球汽油需求量約為2,600萬桶/日,比2023年的需求量提升了約30萬桶/日,而去年的增幅約為70萬桶/日。
國際能源機構(IEA)表示,中國曾是全球汽油需求的驅動力,但今年中國的電動汽車銷量將占全球電動汽車總銷量的一半以上。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旗下的研究機構預測,今年中國(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的汽油消費量將增長約1.3%,或約200萬噸,至1.651億噸(380萬桶/日)。
中國最大煉油企業中國石化的研究機構預計,今年中國的汽油需求量將增長1.7%,約300萬噸,至1.82 億噸。
IEA估計,隨著價格下降刺激需求,今年電動汽車在中國的銷量占比可能達到45%,歐洲約為25%,美國則將超過11%。
相比之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的汽車銷量蓬勃發展,加上經濟高速增長和電動汽車普及率較低,推動了上述兩國的汽油需求。印度政府估計,截至2025年3月的一年中,印度的汽油消費量將達到3,920萬噸(90.8萬桶/日),創下新紀錄,與截至2024年3月的一年中的3,720萬噸相比增長約5%。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數據顯示,美國汽油消耗量在2018年創下3.92億加侖的歷史紀錄后,在2023年降至約3.76億加侖/日(894萬桶/日)。分析師預計,美國2024年的汽油消耗量將同比持平。
因此,伍德麥肯茲和Rystad的分析師表示,在夏季用車旺季過后,美國煉油利潤預計將繼續承壓。
LSEG的數據顯示,由于對夏季需求強勁的預期,今年美國和亞洲的汽油利潤率增長了85%,5月1日,每桶 WTI原油的汽油利潤率約為29美元,4月30日每桶布倫特原油的汽油利潤率約為29%,約為 13 美元。
今年年初,由于亞洲和美國煉油廠出現零星停工,利潤率有所提高,而紅海航運和俄羅斯能源基礎設施遭襲導致運費上漲,支撐了歐洲汽油市場。
數據顯示,5月1日,每桶布倫特原油的Eurobob汽油價值約為23美元,高于去年4月19.67美元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