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與小鵬“對賭”|新能源汽車投資究竟是金礦還是坑?
開著特斯拉意欲顛覆“傳統”汽車行業的馬斯克在一場人設坍塌的大型直播中放飛了自我。經歷了近期的種種糾葛后,馬斯克最終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同意通過訴訟達成和解——保留特斯拉公司CEO職位,但需在45天內辭去董事長職務,并支付2000萬美元的罰款。
特斯拉作為掀起汽車產業變革的頭部力量,雖然歷經波折,漸漸看到了盈利的曙光,但是這一路不僅要披荊斬棘,更要應對來自各方的口誅筆伐。
不得不說,新舊更迭,既得利益者的阻撓是歷史規律;但是打鐵還需自身硬,技術層面的瓶頸遲遲無法打破或許也是“顛覆傳統”動力不足的深層次原因之一。
在資本潮漲潮落過后,沙灘上難免擱淺者。金礦或是坑將是投資汽車的各方勢力需要仔細考量的問題。
政策“潑冷水”
從第一輛解放車下線的“從無到有”,到技術換市場的“由小變大”,再到換道超車謀求“由大到強”。政策推動始終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原始動力之一。
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9月,中國汽車產銷比上年同期明顯下降,延續了7月份以來的低迷走勢。當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35.6萬輛和239.4萬輛,產銷量比上月分別增長17.8%和13.8%;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1.7%和11.6%。
在車市進入傳統的“金九銀十”消費季的時間窗口,這樣的產銷數據無疑是令人失望的。幾年前動輒2位數的增長早已不見,甚至2018年連“微增”都難以維持。
而盡管行業艱難,但是國家并未“雪中送炭”。
首先是對近日盛傳的購置稅減半進行了辟謠。此前在10月11日,有國外相關媒體報道稱,“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在上月(9月)向國內政府方面提交文件,提議將2.0L及以下排量車型的車輛購置稅減半至5%。”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肖政三表示,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方面確實曾向國家發改委方面提交過對于當前國內汽車發展形勢的基本分析及建議的相關內容,但也只是代表行業提了三個有關于完善二手車市場、發展汽車金融以及鼓勵汽車產業下沉到鄉村的建議,并沒有外界所盛傳的“建議將2.0L和1.6L及以下排量車型車輛購置稅減半至5%”的說法。
并且,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還表示,我們要避免市場忽冷忽熱,如果是市場規律帶來的不景氣情況,參與整個汽車流通環節的各方,都應該正確、積極地應對。要依靠市場的內增動力,來推動我國整體汽車產業及車市的可持續發展。
與此同時,對于泡沫愈發膨脹的汽車產業投資,發改委在上半年向有關部門發布了《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其中對于去除過剩產能、抑制投機泡沫有了更為明確的門檻。
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首當其沖受到影響,只“圈錢”,不產車的時代基本宣告結束。也就是在下半年,一方面,一大波造車新勢力一方面紛紛曬出“量產車”;另一方面疲于購置“生產資質”,規劃產能,落地項目。
然而夢想與現實的差距依舊不小,蔚來的量產車頻頻遭到用戶“詬病”,而小鵬首批量產車只交付員工甚至受到了同行的嘲諷。
由汽車主機廠變革帶來的整個產業鏈變革同樣受到政策的影響。曾經冠絕新能源汽車與動力電池的比亞迪如今承受著寧德時代的巨大壓力。而后者相對單一的主營構成也是基于現階段電池技術所布局的。隨著氫能甚至其他能源技術的發展,汽車動能轉換路徑的多樣性都將成為新技術驅動類公司的“隱雷”。
未來,對于汽車產業投資,人傻、錢多的情況大概不會出現了。而對于已經灑下真金白銀的“金主”,要么割肉離場,或是發憤圖強。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協調司司長年勇在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表示,《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將發布實施。
不解渴的現金流
普華永道和CB Sights公司發布了三季度全球風險投資報告。報告中指出,隨著自動駕駛、電動車技術的快速發展,汽車成為一個熱門的風險投資領域。上述報告顯示,二季度汽車科技領域的風險投資金額只有5600萬美元,但是三季度暴增到了19億美元。
即便如此,要想撬動規模龐大的汽車產業,這一體量的資金仍然是無法解渴。擺在造車新勢力面前的問題大小各異,但是最為棘手的無疑是持續輸血的資金。
自從賈躍亭的FF與恒大“鬧掰”后,FF量產車的時間表又一次推遲。這不僅是在透支著企業信譽,更給投資者敲響了警鐘,側面給同業競爭者帶來了愈發增長的融資難度。
公開資料顯示,蔚來汽車2018年上半年總運營支出為人民幣31.856億元,高于上年同期的人民幣19.956億元。其中,研發支出為人民幣14.593億元(,高于上年同期的人民幣10.313億元;銷售與營銷支出為人民幣17.263億元,高于上年同期的人民幣9.644億元。
不難看出,隨著蔚來汽車步入正軌,技術研發、渠道鋪設將持續燒錢的步伐。量產車在產能爬升的緩慢過程以及新能源汽車普及的過渡時期中是很難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現金流的。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近日更是表示:“我一直認為規模交付比產品發布的難度要大好幾倍,雖然蔚來和小鵬都正在努力一步一步的向著這個目標邁進,但是需要的時間、資金和難度真的比我之前設想的最難還要更難得多。”
10月29日,拜騰汽車CEO兼聯合創始人卡斯滕·布雷特菲爾德表示,拜騰汽車可能會通過IPO融資來支持其增長。“由于這是一項資本密集型業務,而且我們希望擴張,所以上市是有意義的。”
目前,拜騰已經獲得一汽集團的財務支持,并且收購了一汽夏利旗下的華利汽車。如果說融資輸血是造車新勢力解決資金問題的1.0版本,那么尋求產業結盟,甚至是一定程度上的“賣身”或許將成為這些企業獲取持續現金流的2.0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