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固態電動汽車電池并不總是比傳統鋰離子電池更安全
固態電池被吹捧的好處之一是由于更穩定的固體電解質而提高了安全性,但新的研究對這一說法提出了質疑。
固態電池因其固態電解質而得名,支持者聲稱,與傳統鋰離子電池中使用的液態電解質相比,固態電池更不易損壞和過熱。然而,由美國能源部桑迪亞國家實驗室領導的一項研究發表在科學雜志焦耳上,發現情況并非總是如此。
根據這項研究,固體電解質在某些情況下仍然會失效,例如當電池被壓碎、刺穿或累積壓力導致內部氧氣和鋰發生反應時。

Solid Power 固態電池
研究發現,當固體電解質確實發生故障時,由此產生的短路可能會導致溫度升高,與傳統鋰離子電池故障時一樣多。這可能會點燃周圍的材料。
研究指出,無論是否有固體電解質,任何含有鋰的電池也容易受到最近迫使通用汽車召回幾乎所有雪佛蘭 Bolt EV 以更換電池組的枝晶尖峰的影響。
領導這項研究的桑迪亞博士后研究員亞歷克斯·貝茨在接受《科學日報》采訪時表示,固態電池仍有可能比傳統的鋰離子電池更安全、能量密度更高。他還表示,添加少量液體電解質可以“大大提高性能,而對安全性的影響很小”。

Factorial Energy 40 安時固態電池
大力推動固態電池可用于大規模生產以供運輸使用。到目前為止,它們僅用于一些梅賽德斯-奔馳公共汽車,但汽車制造商已對未來乘用車的固態電池表示了興趣。
豐田可能會在 10 年中期在混合動力車中首次推出這項技術,而大眾汽車則表示,其對 QuantumScape 的投資將導致用于生產電動汽車的固態電池。
梅賽德斯、Stellantis 和現代已經投資了固態電池初創公司 Factorial Energy,而福特和寶馬則投資了其他初創公司 Solid Power。三星在 2020 年表示,它正在開發固態電池,但沒有明確表明它們何時可以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