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領克汽車CEO:“中國制造”在電動汽車領域正快速趕超
中新社柏林9月7日電 (記者 彭大偉)全球最大車展IAA從法蘭克福移師慕尼黑后,于7日正式開幕。作為德國和歐洲范圍內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首場大型線下汽車展會,本屆車展受到全球業界關注。吉利汽車集團高級副總裁、領克國際(瑞典)公司CEO魏思瀾(Alain Visser)在車展開幕前夕接受中新社記者連線專訪表示,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在各個方面正在快速趕超德國等傳統汽車大國,他相信“中國制造”將會和“德國制造”一樣,成為汽車品質的代名詞。
領克(Lynk& Co)是中國吉利集團與瑞典沃爾沃汽車合作打造的全球新高端品牌。根據吉利集團6日最新發布的數據,領克汽車今年8月銷量為6039輛,1至8月總銷量132137輛,同比上升約52%。累計總銷量達562085輛。
魏思瀾是比利時人,加入領克前曾在沃爾沃汽車、通用、歐寶等多家國際著名車企擔任高管。
談及從國際車企來到一家由中國企業控股的車企擔任高管的感受,魏思瀾坦言,最初的確存在巨大的文化差異,但這并非僅僅是東西方之間的,“當我從福特跳槽到通用時,除了品牌LOGO不同,幾乎沒有什么差別,但當我換到沃爾沃時,便已感受到了很大的差異,包括企業的規模和瑞典的文化。而當來到吉利的架構內時,這種差異感就更加強烈了。”
在魏思瀾看來,他來到中國企業后最大的兩項挑戰是語言差異和與總部之間距離遙遠。而令他印象最深的企業文化差異則是“速度”:“我對中國企業內部各項工作開展得如此迅速感到驚訝,這令人十分振奮”。
在中國銷量突破50萬輛的同時,領克持續深耕全球市場布局。今年1至8月,領克品牌汽車出口總發運量為5948輛。其中,今年8月,領克品牌汽車(領克01 HEV和領克01 PHEV)出口至歐洲市場的發運量為900輛,領克品牌汽車也首次實現出口發運至亞太地區。
談及對中國汽車品牌國際化的看法,魏思瀾認為,日本汽車品牌在約50年前開始國際化、韓國汽車品牌則在約20年前開始走向國際,“如今是中國品牌發力走向國際的階段,潛力巨大。我想要強調的是,中國推向世界的汽車都有著極高的品質,這當中也包括我們的產品”。
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前,魏思瀾剛剛在柏林未來移動出行會議(SHIFT MOBILITY)上發表了演講。本屆慕尼黑車展上中國造車新勢力和本土新能源汽車的集體亮相也促使人們再次從不同角度將中國品牌與“德國制造”進行了對比。
“我們從不避諱我們屬于一家來自中國的企業集團,事實上我們為此感到自豪。”魏思瀾說,在他看來,“德國制造”今天是汽車品質的代名詞,而未來“中國制造”也將在世界上享有同樣的聲譽。
加入領克后,魏思瀾經常前往中國,他對中國市場也有了比十年前更加深刻的洞察。他認為中國汽車品牌具備十分強勁的競爭力,人工智能、電池技術、自動駕駛等技術進步在中國市場各領域的應用之廣和發展之快令人過目難忘。
“我這么說也許會引發爭議,但我認為‘德國制造’在技術領域的領先優勢正在逐步消退,中國則正在快速趕超。”魏思瀾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