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五菱新能源車何以成了G20峰會的“網紅”|京釀館
五菱之所以選定印尼,是因為這里是電動車市場的“制高點”和“兵家必爭之地”。
▲11月13日,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一處服務站拍攝的五菱新能源車。圖/新華社
文 | 陶短房
據報道,近日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的G20峰會期間,中國新能源汽車——上汽通用五菱印尼公司生產的300輛Air ev小型汽車,被列為峰會官方用車之一。
國產電動車亮相G20峰會,也成為一道醒目的風景線。
Air ev將不僅亮相G20峰會
這批電動車采用富有當地傳統民族風格“巴迪克”藝術特色的紅、黃涂裝,車身上貼有G20標識和“塑造清潔明天”等量身定制的標語,引來媒體、公眾的好奇和議論。
印尼國務秘書普拉蒂克諾介紹稱,這批300輛五菱電動車,每個抵達巴厘島的G20成員國代表團都分到5輛,其余則由峰會組委會統一調度。五菱印尼公司G20項目負責人則表示,12天峰會保障期內,每輛新能源車預計日均行駛50公里,300輛新能源車共計可減少約33噸碳排放。
印尼政府正是計劃借著采用電動車向公眾傳達此次峰會主題之一——從化石能源向更環保的能源轉變。
上汽通用五菱2015年成立印尼分公司,今年8月推出Air ev,并在印尼西爪哇芝卡朗的工廠組裝。這是Air ev這款兩門小型短程電動車海外擴展的第一步,也是上汽通用五菱在東南亞第一個組裝廠。
五菱原本生產傳統的燃油汽車,是小型電動汽車領域的后起之秀,Air ev是其第一款為海外市場量身定制的車型。
Air ev并非僅僅在印尼和G20“登峰”。據可靠消息稱,Air ev可能最早在2023年正式面向印度市場推出。
正如印度車迷和許多業內人士所指出的,“G20峰會官方用車”的光環,無疑令勢頭正猛的上汽通用五菱如虎添翼,一躍成為市場和車迷議論的“網紅車型”。
▲11月9日,印度尼西亞巴厘島伍拉萊國際機場出口處。圖/新華社
印尼是電動汽車市場的“兵家必爭之地”
隨著綠色環保日益成為全球范圍的“政治正確”,加上俄烏沖突引發更多人對傳統能源供需問題的擔憂,汽車市場“油轉電”大有提速之勢,這也給了“船小好掉頭”的新興企業品牌搶占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契機。
中國在傳統汽車,尤其商業乘用車領域是后起者、追趕者,但在新興的電動車,尤其全電動車及其配套領域,中國品牌卻在起點相距不遠的背景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單從海外市場看,蔚來等“純電車”品牌早已名聲在外,中國品牌在全球電動大巴等大型專用客乘車領域也已建立起難以撼動的“江湖地位”。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中國汽車企業出口汽車211.7萬輛,超過2021年全年出口量,其中新能源汽車38.9萬輛,同比增長超過1倍。
作為原本以經濟型燃油車為特色的上汽通用五菱,自2015年選定印尼為海外突破口以來,累計在當地投資逾10億美元,打造了目前中國企業在印尼投資額最大的汽車制造基地,為當地創造逾萬個就業崗位,已累計推出5個車型,累計產銷10萬輛以上。
此次的“網紅車型”Air ev剛上架,累計訂單量已超過4500輛,位居印尼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市場占有率達85%。
而五菱之所以選定印尼,是因為這里是電動車市場的“制高點”和“兵家必爭之地”。
根據IQAir指數,在全球117個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中,印尼高居第17位,成為東南亞地區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同時,印尼還是2015年簽署《巴黎協定》的195個國家之一,空氣污染成為印尼政府想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正因如此,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一直大力推動電動汽車發展,提出了包括所有州政府辦公室用車轉向電動車,要求印尼國家電力公司增加充電站,以在不到4年的時間里實現電動摩托車用戶達到200萬和電動汽車用戶達到50萬的目標。
但據印尼交通部數據顯示,截至10月3日,印尼大約有28188輛電動車,其中22942輛是電動摩托車,電動汽車僅4904輛,其余的是公共汽車、卡車和三輪車。11月10日,印尼交通部長蘇馬迪披露,該國計劃從明年開始對購買電動車輛的用戶提供補貼,以打消其對“油改電”成本較高的顧慮。
印尼已成為未來增長潛力最大的全球電動汽車市場“制高點”之一。對于上汽通用五菱而言,在當地已布局多年,占了不小的“先手”,且憑借對當地就業市場、稅收部門等的貢獻,可理直氣壯地喊出“印尼造汽車”的響亮口號。一旦借G20峰會“搭臺”成功,不僅可繼續在印尼市場攻城略地,還能更便捷地將影響和口碑打到其他海外市場。
此外,五菱選擇進入印度市場也并非草率。印度雖是公認“難啃的骨頭”,卻是各路新老企業、品牌不容錯過的“肉搏之地”,一旦站穩腳跟,無疑會極大提振后續其他海外市場對這一品牌的信心。
▲10月18日,在法國巴黎凡爾賽門展覽中心舉行的巴黎國際車展上,人們參觀長城汽車旗下魏牌拿鐵PHEV(Coffee 02)。圖/新華社
電動汽車競爭不容小覷
然而,競爭絕不容小覷。
既然印尼等市場是公認的兵家必爭之地,那么任何有實力的對手都不會放任任何品牌在此一家獨大。
事實上,上汽通用五菱的Air ev僅是此次G20峰會官方用車中的一小部分。據G20組委會透露,Air ev在全部官方用車中雖然數量高居第一位,但大多被用于勤務工作。而標志著更高規格的“貴賓乘用車”,則被捷尼賽思G80、現代 Ioniq 5和雷克薩斯 UX 300e等包攬。
這些都是老牌燃油車企“拼轉型”的主打產品。老牌傳統車企潛力巨大,且在東南亞等目標市場耕耘多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如果沉湎于已有的成績,就有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危險。
不僅如此,近年來全球化進程遇阻,尤其一些發達國家試圖在包括電動汽車及其配套產業在內的“朝陽產業”給新興國家設置障礙。這不得不引起重視。
具體到電動汽車領域,已有一些危險信號,包括掣肘中國獲得鋰、鋅等電池資源,為中國品牌設置“專利技術墻”等。如果不能利用當前較有利的市場形勢和相對“先發”優勢,在電動汽車市場規則和技術規范領域同樣“搶占制高點”,牢牢把控話語權,中國新能源電動車在未來的競爭中,將可能面臨更大的壓力與困難。此時必須居安思危,加速創新與深耕,以奪取全球更多市場。
撰稿 / 陶短房(專欄作家)
編輯 / 劉昀昀
校對 /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