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紅 在現場】十堰基地:山間冬日冷 車間熱意濃
(記者 邱錦 于文欣 陳吉榮 宋曉欣 通訊員 王碧娟 辛亞紅 曹麗麗 史陽武)小寒一到,山里處處寒氣逼人。
公司十堰基地各工廠車間卻是一幅“熱氣騰騰”的生產景象,在東風華神總裝車間、東風延鋒十堰工廠模壓區域裝配線、東風德納十堰工廠橋殼車間,物流車有序穿梭,流水線傳送鏈的節奏格外清脆明快,員工們各司其職,為勇奪“開門紅”做足了準備。
東風華神總裝生產線上員工正在裝配螺母
東風延鋒(十堰)裝配班員工李敏仔細檢查加工后的頂棚
東風德納十堰工廠焊接班副班長陳三林了解班組設備運行情況
東風華神:總裝線滿負荷運轉
1月6日早上7點半,東風華神總裝生產線,一輛輛等待裝配的東風華神車架在生產線上有序“列隊”。生產線邊,一些員工已開始裝配螺母、調轉車架,做著相應的準備工作。
早上8點,總裝車間一線員工已經全部到崗,生產線上分外繁忙,每位員工全神貫注,忙生產、搶進度、保安全。
“今年開年,我們主要加強班組全員培訓,包括效率、安全方面的培訓,以此來提高班組全員的質量意識,練好內功,確保高質量地實現開門紅。”東風華神總裝車間裝配一班班長陳翔說。
據介紹,總裝車間裝配一班已經完成了2022年度活動計劃書以及方策系統圖的編制,將統籌推進班組各項工作。同時,裝配一班還啟用了作業編程優化,通過“動作經濟四原則”讓員工作業充實度達到75%以上,為班組高效工作提供了強大支撐。
“目前總裝線已經滿負荷運轉,我們有信心在1月實現2200輛的目標。經過去年一年的拉練,我們在生產效率、人員質量意識方面,都有了大幅度提升,我們將確保1月份實現‘開門紅’。”東風華神總裝車間黨支部書記王明海說。
東風延鋒(十堰):雙班生產保交付
1月6日早上7時整,天剛蒙蒙亮,東風延鋒(十堰)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模壓區域裝配班員工李敏一路小跑著來到車間,迅速換上工作服,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
佩戴勞保用品、準備物料、檢查設備……李敏有條不紊地做著開工前的準備。“今天,我們這條線要完成150輛份的商用車駕駛室頂棚加工任務。”李敏在取完物料的間隙告訴記者,1月份,模壓區域產量增加,日產量達600多輛份,他將嚴格按照工藝標準,確保產品質量,以最好的狀態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
李敏所在的崗位是模壓自動線水切割工序,他需要把待加工的頂棚板放進自動模壓設備中,然后將加工好的頂棚取出來放到轉運架中。自動模壓設備加工時,李敏也沒閑著,迅速把邊角余料收拾干凈。“工位整潔,大家看著也舒服。每天就在十幾平方米的區域里來回走動,轉運物料產品,一天下來能走兩三萬步。”天氣雖然寒冷,李敏的額頭已滲出密密的汗珠。
“產量高說明效益好,我們累一點也愿意。”雖然忙,但李敏很開心,“為了確保產品交付,我們主動加班延點直到干完活兒,大家都干勁十足,為企業全力沖刺一季度開門紅,貢獻自己的力量。” 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李敏表示,新的一年將做好本職工作,更加細心專注,把好產品質量關,及時完成各項任務。
臨近中午下班,李敏依然忙著做現場5S管理,將產品、料架、工具逐一歸位。模壓區域里,員工們戴著口罩各司其職,有序進行加熱、模壓成型、水切割、裝配、質檢、發交等工作,現場設備運轉的聲音此起彼伏……
“我們1月2日就已提前開工,這幾天產量逐日攀升,目前已開啟雙班生產模式,保證產品及時交付。”模壓區域模壓班班長羅文清說,1月,模壓區域商用車頂棚計劃產量達到13000多件。產量增加的同時更要確保產品質量,為此,模壓區域利用工余時間開展質量培訓,不斷加強質量管理,杜絕不合格品流到下一道工序。
“希望今年能收獲更多訂單,我們將全力以赴完成各項任務。”羅文清說。
東風德納(十堰工廠):全員啟動“戰斗模式”
1月2日,東風德納車橋有限公司十堰工廠橋殼車間全員到崗,提前進入“戰斗模式”,該車間日排產達到360根橋殼。“我們的目標是通過改善,單日產量達到400根。”橋殼車間工長李盛介紹。
1月6日早上7點,橋殼車間焊接班副班長杜順舉已經坐在辦公桌前,準備當天的生產。橋殼焊接工序作業看板是提醒員工規范操作的重要手段,必須在第一道工序開工前制作完成并交給員工確認。
拼裝后蓋需注意確認殼體油塞座和后蓋油塞座同側,后蓋與橋殼零件號是否相符,殼體外觀飛濺及焊縫氣孔……一條條重點關注項,與下序首件確認內容被逐一輸入在橋殼焊接工序作業看板上。“大家全力以赴保交付,更要把好產品質量關。”開工以來,杜順舉反復在班前會上強調。
杜順舉制作完成橋殼焊接工序作業看板的時候,車間員工已經到崗,投入緊張的生產工作。車間里,高高聳立在生產線頭的2500噸鍛壓機旁蒸汽騰騰,轟鳴的鍛壓聲、滋滋的焊接聲和嘶嘶的打磨聲交織成生產的樂章。機械手臂有序運轉,工人們全神貫注地操作,不一會兒,一根根橋殼有條不紊地運下生產線。
焊接二線一臺新設備引人注目,得益于這臺引進的設備,焊接工序告別了火花和弧光。過去傳統的專機氣體保護焊工序如今已經被摩擦焊工藝所取代,新工藝不但能提高焊接強度,更能使整條生產線效率提升53%。
“由于新設備處于試生產階段,還在磨合期,小故障較多,平時工作巡查我會多注意一些。”焊接班副班長陳三林說。為不耽誤生產進度,他與班組骨干多次利用工休時間主動維護和檢查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