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最美逆行人】“疫情不結束,我們不撤退”
(記者 龍霏 羅付雄鷹 特約記者 石芬 通訊員 朱佳 殷曼 殷軍臣)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場上,東風人的奮戰身影從未缺席,他們堅持有一分熱就發一分光,以實際行動奮戰一線、守護家園,為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他們,有的主動請纓,逆風前行;有的堅守崗位,沖在一線;有的奉獻愛心,積極捐贈……“疫情不結束,我們不撤退。”也成為了他們心中堅定的信念。
東風出行抗疫保運車隊司機熊林:老人深深鞠了一躬,讓他感嘆“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2月24日的晚上11點,在漢口大藥店體育館店排隊一天無果后,服務五春里社區的東風出行抗疫保運車隊司機熊林心情焦灼。“社區有些癌癥、糖尿病患者好幾天沒吃到藥了。”熊林一心只想買到救命藥,轉而馳往另一家門診重癥慢病定點藥店——漢口大藥房黃石路店。
在漢口大藥房黃石路店門口,和熊林一起排隊等藥店營業的,還有服務惠民苑社區的東風出行抗疫保運車隊司機華綱,以及幾位其他社區志愿者。夜還長,身裹防護服,口罩嚴實的他們已經做好過夜準備。
東風出行抗疫保運車隊司機熊林
凌晨兩三點,睡意來了,熊林在藥房外面的斜梯處鋪上一層布就地而睡。一夜等待是值得的,2月25日凌晨五點,熊師傅順利排到了3號。下午1點30分,取好近百份重癥慢病藥后,他立刻趕回服務的社區。不希望麻煩其他人,也不愿意耽擱病人一分一秒,直至下午3點,把全部藥品派發完畢,熊林才覺得一顆懸著的心終于放下,可以好好休息了。
早在大年初一,熊林在收到志愿者車隊報名的消息后,瞞著家人報名成為了東風出行抗疫保運車隊一員。“想到很多人需要我們的幫助,我必須要做些事情。”熊師傅說。
五春里社區人口密度大、獨居老人居多。從社區保障群里得知該社區運力十分緊張后,熊林主動申請服務,幫助社區居民送菜送藥,接送行動不便的非發熱病人就醫。
五春里社區工作人員都是女性,自2月16日起,武漢的超市只接受社區團購,她們的采購、搬運、派發等任務日益繁重。特殊時期,大家彼此守望相助,熊林經常和她們一起加班到深夜。短短十天時間,熊林托運的團購菜不少于五百份,愛心菜不少于兩百份。雖然時時奔波,他仍心系社區工作人員,“希望大家多體諒一下社區工作者,他們壓力真的很大,很辛苦。”
東風出行抗疫保運車隊司機熊林
“像他這樣吃苦耐勞的小伙子,我從沒見過。”非常時期,熊林的熱心腸給社區工作人員王曼麗留下深刻印象。
善良在危難之際更彌足珍貴。作為疫區里的“擺渡人”,穿梭在武漢大街小巷,熊林始終秉持善意。
2月某天,晚上7點,社區一位受傷老人在子女扶持下,坐上了熊林的車。到達江航醫院時,因醫療資源緊張無法接受病人,他立刻將老人轉送到漢陽醫院。晚上11點,他又趕往醫院接送老人回家。回程路上,看到老人和子女沒戴口罩,他便把車上預留的口罩送給了他們。
下車后,老人忽然回頭深深鞠了一躬,熊林一時不知所措,手忙腳亂回敬了一鞠。回想這一幕,熊林感嘆,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東風南方風神物流應急突擊隊:突擊完成防疫醫療物資配送任務
為支援國資委和國藥湖北公司的防疫工作,東風公司選派了東風南方風神物流10輛物流車參與防疫物資的應急配送。
得知配送支援需求后,風神物流便安排了旗下的飛梭公司武漢物流中心快速應對,組建了以總經理為總指揮、運營經理為總調度的應急突擊隊。該公司員工徐剛、劉帥杰、朱浩、吳仕、林建設、郝文兵、成張、黃聰、孟衛東、張濤等主動請纓成為應急突擊隊成員。
東風南方風神物流應急突擊隊整裝待發
2月22日晚上,風神物流正式接到國藥湖北公司次日配送武漢市內各醫院防疫物品的緊急任務。2月23日7點,應急突擊小隊準時集結在位于漢南的武漢物流中心,在詳細檢查車況和穿戴好防護服后,他們便緊急趕往位于光谷的國藥倉庫。上午9點,在和國藥工作人員認真細致地確認防疫物品明細和配送地址后,他們便馬不停蹄地趕往任務單上的一個個目的地。
疫情期間,武漢市內各項管理更加嚴格,為了及時快速地將防疫物品送到急需的醫護人員及患者手中,應急突擊隊與武漢市防疫指揮部、飛梭公司技術部提前溝通,通過信息收集和導航規劃,設定了最便捷的運輸路徑和最完備的通行材料,確保第一時間奔赴防疫最前線。
歷經10余個小時的持續奮戰,風神物流應急突擊隊順利完成了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長航醫院、市八醫院、蔡甸中醫院、蔡甸人民醫院、國博方舟醫院和市紅會等地點的配送任務,將一箱箱沉甸甸的防疫物資送達到位。
風神物流圓滿完成首次在武漢各主要醫院的應急突擊配送任務,共配送150箱醫療防疫物資,可維持至少1000名醫護人員一周的防護需求。
東風雷諾市場銷售部張長祥:組織志同道合的“戰友”一起抗“疫”
“作為一個東風人,我時刻感受著東風公司所傳遞出的強大正能量,也一直嘗試著去踐行一個東風人的擔當。”張長祥說。在疫情初期,他一方面放平心態做好防護,另一方面則不斷地通過社交媒體勸說他人勿信謠傳謠,不斷傳遞正能量。
當看到武漢各大醫院醫療物資補給出現困難,嚴重影響控制疫情進度時,張長祥再也坐不住了。他通過武漢理工大學校友組織的“武漢理工大學中國區群英會”,成立了“戰疫委員會”。
張長祥作為“戰疫委員會”的發言人及采購組組長,一方面協助、組織展開各種志愿活動;另一方面通過各方資源,尋求安全可靠的醫療物資貨源,并將醫療物資交付一線。
作為校友,張長祥也時刻關注母校疫情防控進展。在得知目前武漢理工大學醫院急需滅菌設備之后,他第一時間籌措到近萬元善款并緊急采購50臺滅菌殺毒燈,捐贈給武漢理工大學醫院支援母校抗疫工作。
在為校友會以及母校籌集物資的過程中,張長祥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特殊戰友”,他們默默地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城市帶來溫暖,很快張長祥選擇加入了他們,成為“曙光&嘯天志愿服務隊”的一員。為一線醫護、社區警務以及有需求的群眾展開物資籌措、調配工作。僅僅10個人的團隊,他們卻以最短的時間完成張藝謀導演向湖北地區定向捐贈的10噸酒精以及5000件防護的調配,緊接著又完成了35噸愛心菠蘿的調配任務。
基于自身的市場傳播經驗,在加入團隊后,張長祥積極協助各位志愿者同事展開工作流程優化以工作效率提升工作。他組織開通“曙光志愿服務隊”官方微信公眾號,同時配合小程序及物資需求信息通報微信群,實現了供需信息的快速收集、下發,從而解放團隊人力,投入更多項目之中。
“當看到這些物資幫助醫護人員拯救更多病癥時,當看到孤寡老人陽光下的微笑時,覺得所做的一切都那么值得。”張長祥開心地說道。
東風本田志愿者岳燊:只要有需要,會堅守在抗疫一線
我是東風本田二工廠的員工岳燊,也是一名青年黨員。公司放假后我就回了孝感老家。回家后,看到日益嚴峻的疫情形勢,在老家休息的我就有點坐不住了,不停反問自己可以為疫情防控做些什么。當我得知村里要組織青年黨員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時,我第一個報了名。
我主要負責村民生活用品采購,輪班站崗排查進出人員,并組織年輕黨員、退伍軍人為全村每家每戶全面消毒。在具體的工作中,還需要不定時巡邏,勸阻村民不得進行聚眾扎堆、打麻將等集體活動,還要實時監督勸導村民戴好口罩,做好疫情宣傳。我們每天的工作時間是從早上6到晚上10點。雖然有時候工作很累,但是我也覺得非常值得。
東風本田志愿者岳燊在孝感老家開展消殺工作
期間,也發生了很多令我感動的事情。比如,村民不方便外出的時候,就會拜托我們這些工作人員來購買生活用品,每次購買回來之后,他們會特別感謝我們,也會提醒我們要注意防護、注意安全。再比如,在村里,我到每家每戶宣傳、講解防疫知識的時候,村民們也特別配合我們。
在黨和政府的各項部署下,經過各位年輕黨員、退伍軍人的共同努力,家鄉孝感市新勝村岳灣的全體村民目前為止未發現一例病患。
抗疫工作的勝利取決于所有人的堅持和配合。只要黨和國家需要,我會一直堅持下去,疫情不結束,我們不撤退。
東風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員工余建軍:為沖鋒在抗疫一線的妻子做好后勤保障
東風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制造工程部三坐標檢測班員工余建軍的愛人李益英,是襄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東風襄陽醫院)的外科護士。原本,他們一家三口臘月二十九回到十堰,準備和家人過一個祥和團圓的春節,但是就在他們回去的當天,李益英所在的醫院被定為襄陽市新冠肺炎指定收治醫院。李益英得知此事后,主動請纓參加此次疫情阻擊戰,余建軍同樣支持愛人的做法,為她加油鼓勁。
他們一家在十堰吃完團圓飯,大年三十晚上就驅車趕回襄陽。初一一大早,李益英就回到醫院上班,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回過家。
余建軍非常擔心愛人的身體,為了讓妻子以更充沛的體能投入戰斗,他每天在家做一些她愛吃的飯菜,送到醫院外的欄桿處,再將飯菜從欄桿的縫隙遞進去交給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