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創新”星火燎原——記東風延鋒鄧桂欣創新工作室
創新工作室與工人先鋒號結對子,共同尋找新的創新創效點
(通訊員 王牧夢)為打造創新型企業、培養創新型員工,東風延鋒積極響應東風公司“創建勞模(員工)創新工作室”部署,于2016年成立了以技術中心設計研發團隊為龍頭、車間員工廣泛參與的鄧桂欣創新工作室。多年來,鄧桂欣創新工作室全體成員持之以恒,結合東風延鋒重點業務開展技術攻關,為推動企業經營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
攻堅克難 解決新難題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鄧桂欣創新工作室制定了嚴格的流程規范:建立學習制度,時刻關注行業最新信息和發展動態;建立例會制度,對創新工作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會診把脈;建立資料和設施管理制度,精細化、流程化管理,注意商業保密和安全制造;制定目標管理制度,梳理階段性目標任務,把握流程節點;建立嚴格的考評制度,讓每一項創新都產生效果和效益。創新工作領導小組進行年度考評、課題及資源協調等相關工作。
因地制宜,確立攻關目標任務。結合東風延鋒重點業務,鄧桂欣創新工作室以汽車內飾設計技術創新為主要目標,在座艙系統設計、門護板內飾系統設計和CAE仿真等領域下功夫,設立“膝碰安全在內飾系統研究及運用”等重點課題。此外,還開展了結構設計技術拓展應用創新,在使用功能、外觀評價、虛擬制造、虛擬試驗、碰撞安全等方面,開展創新性技術研究工作。
攻堅克難,以創新解決技術難題。汽車市場對CNCAP碰撞安全要求越來越高,不但對車身結構提出高要求,對內飾乘員保護和減少傷害值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鄧桂欣創新工作室展開分項研究,與主機廠級別的試驗結果進行參照對比,設定分子系統保證目標;總結國內外經驗,結合CAE仿真技術,展開零部件級別的目標分解計算;通過3D環境虛擬再現和數據優化,特別是在造型面檢查校核,對結構布置優化改進;對CAE仿真分析、虛擬試驗策劃驗證等方面展開綜合研究,在設計階段優化改進,極大減少了后期變更所帶來的成本消耗和時間損失。
總結改進,及時優化流程。在總結、優化、提升經驗和成果的基礎上,創新工作室將以“內飾可變空間和虛擬技術與研發過程相結合”項目為未來主攻研究課題,嘗試和工廠、班組聯動,尋找新的創新創效點,激發東風延鋒技術研發和生產經營的新活力、新動力。
以點帶面 斬獲新成果
科學管理,創新工作流程和方法。鄧桂欣創新工作室成立五年來,完成創新工作室的場地建設與制度建設,培養了一支以青年科技人員為主、車間全員參與、年齡結構合理、科研人才和實驗人才結合的創新工作隊伍;在研究創新技術的同時,及時總結技術創新工作經驗教訓和規律,不斷完善優化工作室相關制度流程;堅持“小改善”與“大創新”相結合,使工作室主攻目標與東風延鋒科技攻關瓶頸一致,以科技創新帶動市場競爭力。
五年努力,鄧桂欣創新工作室在內飾碰撞安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通過在風神AX5、D60和啟辰T90等項目中的應用,對比以往的試驗次數,為項目組節省240萬余元試驗費用;建立一整套乘客側儀表板系統膝部碰撞安全設計的規范流程,申請并獲得了八項與此相關的特殊結構專利授權,其中一項為發明專利,提升了東風延鋒在此領域的技術能力,助力新項目獲取。
此外,鄧桂欣創新工作室還積極吸納車間技術能手、技術尖子和優秀青年員工,圍繞生產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開展創新改善活動,交流并固化新的技能方法,在引導帶動車間全體員工創新改善、提高全員技能水平上發揮了突出的作用。以點帶面,星火燎原,鄧桂欣創新工作室為東風延鋒創新氛圍的營造、創新機制的完善發揮了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