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老太巧手自制民族服裝(組圖)
2021-02-25
3635
0
??? 一臺老式的縫紉機就是韋碧琴縫制民族服裝的工具。 ??一場完美的演出,離不開精美的服裝。在南寧仙葫經濟開發區通福社區天池山小區,已經62歲的韋碧琴不僅組建了一支舞蹈隊,而且他們上臺所穿的民族舞蹈服裝,都是她自己親手制作。舞蹈隊舞出了精彩生活,隊長韋碧琴的一雙巧手也美名遠揚,如今,她的目標是做齊56個民族服飾進行展演。 ??親手縫制民族服裝 ??說起天池山五行養生舞蹈隊,社區居民無不稱贊。每次演出,無論是服飾還是表演,必會讓觀眾眼前一亮。舞蹈隊自2009年成立以來,最大的亮點就是“民族”二字,穿自己動手制作的民族服裝、唱民歌、跳民族舞蹈。 ??記者來到天池山小區,隊長韋碧琴邀約舞蹈隊的隊員們,展示了她制作的壯族、瑤族、苗族、彝族、藏族、侗族、維吾爾族、傣族、蒙古族9個民族的服裝,并且配上了飾品,非常精致。穿上侗族服飾,跳著侗族舞蹈《多嘎多耶》,大家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與歡樂。韋碧琴說,她出生在河池環江,或許是因為母親喜歡繡花,她從7歲時就跟著母親一起繡花做手工。長大后,她也會買布料自己親手做旗袍等服裝。2007年退休后,韋碧琴從河池來到南寧生活,起初生活有些不適應,她就跟著老伴到小區會所跳交誼舞來充實退休生活,沒想到居民們也自發跟著她學了起來。兩年后,她召集了小區里的一些文藝愛好者,組建了天池山五行養生舞蹈隊?!拔覀兲杩偟靡蟹b,每次演出租服裝或者買服裝都很難符合自己的心意,而且尺寸也不合適,所以想自己動手做?!碧崞鹩H手做民族服裝,韋碧琴特別驕傲。 ??認真琢磨每個細節 ??為了做出真正的民族服裝,韋碧琴每次做衣服時都會仔細對比相關照片。這些照片中,有看電視時拍下的民族歌舞表演、有從網上查找的民族服飾資料……小到一??圩印⒁粭l花邊,甚至每個針腳,她都會認真琢磨半天。 ??“做民族服裝與做普通衣服不同,扣子或花邊用不對,就體現不出民族特色。比如苗族服飾的裙子,有密密麻麻的褶皺,還有精致的花邊,手工很復雜?!表f碧琴介紹說,這都需要手工折出褶皺,再一個個地熨平,才顯得整齊而美觀。由于都是手工制作,做好一套服飾需要一周時間。截至目前,韋碧琴已經制作出了壯族、瑤族、苗族、彝族、藏族、侗族、維吾爾族、傣族、蒙古族9個民族的服裝150套,每次演出時,他們的服裝都會成為拍照焦點。 ??由于舞蹈隊都是小區里一些退休人員組成,經費都是靠隊員們自籌或是外出演出所得,為了將成本降至最低,她常將一些邊角料再利用,做成拼接的花邊材料。 ??傳播中國民族文化 ??正是源于對民族服飾、民族歌舞和民族文化的熱愛,才有了韋碧琴組建的舞蹈隊,大家為了共同的愛好而走到一起,希望通過演出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的民族文化。 ??“活到老學到老。我喜歡鉆研和琢磨做民族服裝,也喜歡舞蹈隊積極向上的氛圍,自從做民族服裝和跳舞后,生活變得特別充實。”韋碧琴說,她每周都組織大家練習舞蹈,聚在一起聊聊家常,十分開心,“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做好56個民族的服飾,讓隊員們身穿56個民族的服裝,給居民們表演一場民族服裝秀。” ??通福社區副書記許愛文介紹稱,這支舞蹈隊是社區的文藝骨干,每年演出30多場。他們自己動手做的民族服裝也讓舞蹈表演提高了檔次。自從舞蹈隊組建以來,不僅豐富了居民的生活,也讓社區風氣和鄰里之間的關系更和諧。 ??(記者 趙敏 實習生 許乃顯/文 記者 劉增璇/圖) 韋碧琴和隊友展示民族服裝。 舞蹈隊的大媽們在展示韋碧琴制作的江南女子舞蹈服裝。 ? ?韋碧琴展示自己縫制的彝族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