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如何看待中國人無房不婚:真的好奇怪
2021-03-01
5128
0
“房子絕對不是愛情的前提。”英國人說:“大學剛畢業要買房子,簡直是天方夜譚,除非你家是《GOSSIPGIRL》中的財閥。”美國人說:“雖然有錢買房,但不會被房子捆綁。”約旦人說。 美國紐約:買房才結婚,奇怪! ??如果你跟紐約人說,結婚需要買房,大部分會覺得你很奇怪---如果是那樣的話,大部分紐約人都要打光棍了!房價太貴,租賃房源又相當充足,所以根本不必想什么買房才能結婚的事。許多紐約的年輕夫婦更愿意先攢錢,以后去紐約以外的地方買個更大的房子。大部分紐約人、特別是年輕人其實根本不考慮買房,只是租房。能夠買房的人當中,一部分是家族出錢,這些人一般在20多歲就買了;如果是成功的律師和華爾街金融人士,而且是其中特別善于攢錢、工作報酬又相當好的,才有機會在“奔三”或者30出頭的時候買套房。但大部分紐約年輕人基本上從來都不考慮買房的事。如果薪水不錯,在付掉房租之外,他們會考慮找一些更好的方法投資理財,而不是把錢放進過于高昂的紐約樓市。他們更關心的,是找一套租金性價比高的公寓。紐約有法律限制公寓租金每年的上漲幅度,所以如果足夠幸運,可以以低于市場價很多的租金在一套公寓里住很長時間。 日本:年輕人很少為了結婚而買房 ??在日本,“高房價”與“買房難”的問題同樣糾結著老百姓,和國內情況一樣,在高樓林立寸土寸金的都市里,買一套房、安一個家,是很多人窮一生之力才夠得著的事。不過,姚遠說“遠遠沒有國內那么恐慌”。房子并未給日本民眾帶來太多焦慮和壓力,日本年輕人很少有為了結婚而購房的想法,多是租房居住,購房的大部分是30多歲到40多歲有家有口有穩定工作的中年人。 約旦:崇尚享樂,沒人當房奴 ??約旦這個國家對中國人來說很神秘,他們對待房子的態度太讓中國人驚訝了。這么說吧,約旦沒人做房奴。富人階層買房壓根用不著貸款;普通人壓根不考慮買房———政府修建了大量的公租屋,在約旦,一套公寓的租金大約在1000-1500元人民幣(6.2057,?-0.0012,-0.02%)之間,而這個數字往往只占家庭收入的5%!于是呢,他們就有大把的錢拿去揮霍,誰叫這是個崇尚娛樂的國度呢?至于中國人熱衷且擅長的“炒樓炒地”,約旦人似乎也沒這個意識,本來嘛,房價單價在海灣戰爭以前大概折合6000元人民幣,現在也才12000元左右,花了20年房價才翻了一番,還有什么投資潛力呢? 中國人為何不愿租房? 買房才有安全感 幾乎沒有一個國家的人,像目前中國人這樣,對于房子有如此強烈的渴望。在學者看來,房地產在中國十多年的急速發展時期,恰又是處在國家、人們觀念的一個過渡轉變期,沒有更多的生活樂趣,只有單一的金錢崇拜,沒有安全感和歸屬感,而“家”與“房子”結合的傳統觀念仍然十分頑固,這些都導致了人們對于房子的瘋狂追求。有意思的是,學者總結,對一個城市、一個區域,人們的歸屬感越差,就會越瘋狂地買房子。 買房更能抵御通脹 ??除了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所制造的剛性需求外,越來越多的人追求的已不是租金收益,而是作為抵御通脹、短線獲利的手段。業內人士表示,中國人買房子很多并不是持有獲取租金收益,而是預期房價上漲再轉手獲利;而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吸納了周邊乃至全國的人來買房,房價上漲預期尤其強烈。 租房陷阱多租戶利益得不到保障 ??每年“3·15”權益日,相關部門公布的損害消費者權益案例中,有相當大的比重集中在房屋租賃市場。打開搜索網頁,“房屋租賃陷阱”的相關條目多達20多萬條。黑中介、假房東、二房東重重設卡,霸王條款、無理漲價、房租欺詐、不退還押金,圈套五花八門,租房者的權益經常得不到保障。在這種情況下,更多人寧愿買房而不愿租房。(文字來源:和訊網)